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项目监理规划及细则

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项目监理规划及细则

ID:8803157

大小:486.00 KB

页数:79页

时间:2018-04-08

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项目监理规划及细则_第1页
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项目监理规划及细则_第2页
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项目监理规划及细则_第3页
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项目监理规划及细则_第4页
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项目监理规划及细则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项目监理规划及细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目录1工程项目概况12工程项目主要内容及目标63工程项目组织74监理工程范围和内容75监理主要依据96监理组织97监理工作基本程序138监理工作主要方法和措施209监理人员守则和工作制度7110监理设施77781工程项目概况1.1项目名称甘肃省陇西县权家湾乡桌儿岔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项目,根据国家对土地开发整理重点项目的具体要求,确定该项目类型为重点项目。1.2项目性质按照国土资源部的有关要求将该项目性质定为基本农田整理。1.3建设地点项目区位于陇西县权家湾乡桌儿岔村,介于北纬35°08′20″-35°09′15″之间,东经104°48′05″-104°49′02″之间,东至桌儿岔村庄,西至大沟

2、,南至旋峁顶,北至背后河湾。1.4自然条件该项目区位于陇西县权家湾乡桌儿岔村。项目区耕作条件落后,现状耕地都是坡耕地,地下水资源匮乏,人畜饮水靠天然降水。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农业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农民生活相对比较贫困,经济条件比较落后。1.4.1地形地貌陇西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定西地区中部,渭河上游,东西宽52km,南北长46km,总面积2408km2。地形西北高、东南低,海拔1612-2778m,构成南山、城川、北山三块条状狭长地带,北山为黄土梁峁沟壑区,城川为渭河河谷平原,南山为中低丘陵。项目区位于陇西县权家湾乡桌儿岔村,境内地貌由山坡旱地、荒草地、农村道路、田坎等基本单元构成,地形总趋势

3、是呈南一北走向山梁夹沟道路的黄土梁峁沟壑地貌。1.4.2气候78项目区属于中温带内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热,处青藏高原外围相对少雨带。干旱威胁较大,光、热、水四季匹配不均,以夏季最优,且相对集中。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降水变化情况: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90mm。年蒸发量多年平均为1440.7mm,大于降水量3.2倍,故气候干燥。多年平均气温7.7℃。年日照时数2207.7h,年日照百分率52%,总辐射量134.7kca/cm2,生理辐射量66kca/cm2。光照充足,热量尚可。无霜期平均150天。一般早霜出现在9月下旬~10月上旬,晚霜出现在4月下旬~5月上旬。从当地历年统计资料显示,年日照总时数最大

4、值为2658.95h,最小值为1811.3h,多年平均为2207.7h。日照百分率平均45%,其中12月份最高为66%,9月份最低为29%。项目区0℃年均活动积温3254.4℃;≥5℃平均活动积温3067℃;≥10℃年积温2897.4℃;≥15℃年均有效活动积温1055.7℃。1.4.3水文与水文地质项目区天然降水偏少,径流少,补给量不足,分布不均,利用率不高。项目区地处丘陵,无灌溉水源可用,属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区内干旱少雨,农业生产受气候条件制约非常严重。1.4.4地质项目区地质构造位置为祁连褶皱系的中间隆起带南缘,主要存在着古老的震旦亚界变质沉积岩、火山岩和侵入岩,属陇西县梁峁沟壑区,基底

5、多由上第三系上新统构成骨架,黄土浮于表层。复杂的地层结构形成地下水埋藏较深,难以开采。1.4.5土壤项目区土壤主要以褐色土为主,褐色土成土过程主要表现为以78残迹粘化为主的粘化作用和碳酸盐(即石灰)的淋溶淀积作用。项目区褐色土腐殖质层厚,有机质含量高,土性凉。项目区土壤肥力状况:速效氮平均为32.30ppm,全磷含量最高为0.19%,最低0.08%,速效含磷量在3~7.50ppm之间,速效钾含量33.70~42.90ppm,向下降逐渐减少,质地中壤偏重,上层疏松。土层较厚,土壤比较肥沃,表层易耕,孔隙多、通透性好,团粒结构好,下层较紧,易于保水保肥。从各种养份含量来看,项目区土壤可种植陇西县现

6、有的各种作物,农作物的布局可不受土壤类型的制约。1.4.6自然灾害项目区生态环境恶劣,干旱、冰雹、霜冻、干热风、病虫害等自然灾害频繁、严重。对农业威胁最大的是干旱,近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旱灾,春旱及初夏旱对项目区农业威胁最大,致使夏天作物不能保苗,秋田作物无墒不能下种,造成全年收成的大幅度减产或绝收。1.4.7项目区社会经济条件权家湾乡位于陇西县北部干旱山区,乡政府驻地距县城43公里。全乡共辖9个村38社,农业人口2153户9619人,非农人口204人,总土地面积124.82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51924亩,人均5.3亩。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880元。桌儿岔村位于乡政府南面,距离乡政府驻

7、地7公里。全村共辖3个村民小组,143户,663人,耕地面积3866.4亩,人均5.8亩,全部为旱地,干旱少雨是制约全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农作物播种主要以马铃薯、小麦、胡麻、豌豆等为主,农业结构不尽合理,种植作物单一,支柱产业缺乏规模,全村经济还很落后,群众生活水平还很低。1.4.8项目区农作物种植情况项目区农田种植结构单一,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马铃薯+冬小麦”78是普遍的种植模式,并且零星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