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地下开采课程设计

矿床地下开采课程设计

ID:8804777

大小:426.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4-08

矿床地下开采课程设计_第1页
矿床地下开采课程设计_第2页
矿床地下开采课程设计_第3页
矿床地下开采课程设计_第4页
矿床地下开采课程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矿床地下开采课程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目录目录1第一章前言21.1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21.2课程设计要求21.3课程设计内容2第二章采矿方法选择及设计42.1矿山地质资料及开采条件42.2采矿方法初选4第三章回采工艺63.1矿块布置63.2切割工作63.3回采工作73.3.1落矿工作73.3.2出矿工作93.3.3通风工作103.4回采顺序113.5覆盖岩层的形成113.6采矿方法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2第四章设计总结14参考文献:14第15页共15页第一章前言1.1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地下采矿方法课程设计是采矿工程必修课程《采矿学I》的实践性设计教学环节

2、。通过本环节教学,使学生通过重温《采矿学I》,并完成规定的设计任务,达到巩固所学知识;学会使用《采矿工程设计手册》和其它参考资料,掌握地下矿山采场设计的基本技能。1.2课程设计要求1、深入理解选择采矿方法的依据,热练掌握选择采矿方法的技术经济评价内容与方法;2、熟练掌握采场设计的程序与步骤;3、掌握矿房开采,矿柱回采和空区处理工艺方法;4、能熟练地进行矿块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5、熟练并高质量地绘制矿块采矿方法图件;6、设计参照《采矿设计手册》(4卷冶金工业出版社)和课程设计大纲;7、用手工(图纸用铅笔或上墨)或计算机

3、绘图均可;1.3课程设计内容1、设计应着重于方案的选择分析和论证;2、设计任务应包括设计说明书撰写和图纸绘制两部分:A、设计说明书:设计应分章、节并用钢笔缮写或打印,必要时在说明书中应画出细部结构图。文字力求通顺、简练;书写应整洁,计算应正确,篇幅一般为20页左右。B、图纸:(1)采矿方法三面投影图一张(图幅0.5—594x420mm,1.0图幅—841x594mm,比例尺1:200或1:300)此图应将采矿方法各组成部分,构成要素,通风系统表示出来;图上应有主要结构尺寸。(2)采矿方法细部结构图:主要指炮孔布置图,

4、底部结构,拉槽、拉底方法,爆破网路等。可根据不同的采矿方法而定。第15页共15页3、设计题目:某铁矿床开采初步设计4、原始资料(地质资料及开采技术条件):某铁矿床,走向长1050m,倾角为65°~80°,平均厚度d=46.4m。矿体连续性好,形状比较规整,地质构造简单。矿体体重4.3t/m3,松散系数1.5,矿石为含铜磁铁矿,致密坚硬,f=8~12,属中等稳固。上盘为大理石,不够稳固,f=7~10,岩溶发育;下盘为矽卡岩化斜长岩及花岗闪长斑岩,因受风化。稳固性差。矿石品位较高,平均含铜1.73%,含铁33%。矿山设计

5、年产量50万吨。矿体赋存标海拔550~850米,埋深110米,地表允许陷落;矿山工作制度为每天三班,每班8小时,采矿设备选用常规设备。第15页共15页第二章采矿方法选择及设计2.1矿山地质资料及开采条件某铁矿床,走向长1050m,倾角为65°~80°,平均厚度d=1.6x=46.4m(x为学号)。矿体连续性好,形状比较规整,地质构造简单。矿体体重4.3t/m3,松散系数1.5,矿石为含铜磁铁矿,致密坚硬,f=8~12,属中等稳固。上盘为大理石,不够稳固,f=7~10,岩溶发育;下盘为矽卡岩化斜长岩及花岗闪长斑岩,因受

6、风化。稳固性差。矿石品位较高,平均含铜1.73%,含铁33%。矿山设计年产量50万吨。矿体赋存标海拔550~850米,埋深110米,地表允许陷落;矿山工作制度为每天三班,每班8小时,采矿设备选用常规设备。2.2采矿方法初选鉴于上述开采技术条件,矿体倾角急倾斜,矿石稳固性较好,围岩稳固性较差,设计经上向分层充填法和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比较。结果见表2-1。表2-1采矿方法比较表序号指标名称上向分层充填法无底柱分段崩落法1矿块生产能力(吨/日)60752矿块劳动生产率(吨/班)20253采准切割工作量(采准比)(米/千吨)3

7、.06.54矿石损失率(%)5.715.75矿石贫比率(%)6.215.616主要材料消耗:炸药(千克/吨)0.3250.355雷管(个/吨)0.3150.3087采矿成本(元/吨)1510.5第15页共15页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优点:(1)采矿方法简单,灵活性较大,不需留矿柱;(2)与有底柱分段崩落法比采切比小;(3)回采工艺简单,便于使用高效的自行凿岩、装运设备,实现采掘综合机械化;(4)在巷道中作业安全;(5)劳动生产率较高,矿块生产能力大;(6)在允许贫化率较大的情况下,可获得较好的回收率。缺点:(1)在覆岩下

8、放矿,损失率贫化率较高,要求放矿管理严格;(2)在独头巷道内作业,通风条件较差需设计专门管道通风;(3)大中型设备维护工作量大,一般矿山自行解决备品备件有一定困难。上向分层充填法:优点:(1)矿石贫化小缺点:(1)效率低,劳动强度大(2)充填成本高,充填系统复杂,阶段间矿柱回采困难。由表2-1可见,上向分层充填法虽然具有矿石损失、贫化小的优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