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控交换课程设计---“tsst”时分数字交换网设计

程控交换课程设计---“tsst”时分数字交换网设计

ID:8808684

大小:583.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04-08

程控交换课程设计---“tsst”时分数字交换网设计_第1页
程控交换课程设计---“tsst”时分数字交换网设计_第2页
程控交换课程设计---“tsst”时分数字交换网设计_第3页
程控交换课程设计---“tsst”时分数字交换网设计_第4页
程控交换课程设计---“tsst”时分数字交换网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程控交换课程设计---“tsst”时分数字交换网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现代交换原理课程设计题目“TSST”时分数字交换网设计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专业通信工程学生姓名 学号年级2009级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二〇一二年六月设计报告成绩(按照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说明:指导教师评分后,设计报告交院实验室保存。成都学院(成都大学)课程设计报告“TSST”时分数字交换网设计摘要:程控数字交换是控制系统依靠事先存储的程序和数据引导微分处理机对各种信令进行处理,对交换网络和接口进行必要的控制。单一的S接线器不能单独构成数字交换网络,而T接线器可以单独构成,但是T接线器容量受到限制,因此本设计采用

2、四级接线器,按照一定的拓扑结构形成无阻塞型数字交换网。采用接线线器构成的数字交换网络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利用时间接线器和空间接线器的不同组合以得到一定容量要求,在交换器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提高PCM的复用度。关键词:TSST;S接线器;T接线器;数字交换网18成都学院(成都大学)课程设计报告目录第1章绪论11.1设计背景11.2设计参数及内容1第2章时分数字交换网3第3章数字交换的基本概念及原理43.1数字交换网的基本概念43.2时间(T)接线器43.2.1T接线器的基本组成43.2.2T接线器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原理53.3空间(S)接线器63.3.1S接线器

3、的基本组成63.3.2S接线器的两种控制方式和控制原理8第四章TSST时分数字交换网104.1串/并变换和并/串变换104.2TSST接续网114.3TSST网络工作原理12第五章网络阻塞分析15总结16参考文献1718成都学院(成都大学)课程设计报告第1章绪论1.1设计背景随着数字交换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交换网络是程控交换系统中一种规模可缩放的大容量数字交换部件,目前在交换局中运行的程控数字交换系统,其数字交换网络主要采用复制式T型时分交换。在实现上通常采用专用通信芯片。现今数字网络已经在通信应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整体上看,大大简化了网络容量

4、的局限性,实现大容量。其业务能力增强,且具有强大的网络智能化管理。现在的数字交换网络也增加了很多个性业务,相信数字交换机将是现在数字通信社会不可取代的只能设备。数字交换机的诞生不但使电话交换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而且对开通非电话业务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数字交换机上既能进行电路交换,又能进行分组交换,而且能实现话音和非话业务等多种业务通信,组成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1]。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目前高速通讯网络性能的瓶颈集中在高速交换系统,研究、设计和制造高速交换系统对目前高速通讯网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交换算法的研究与实现虽然是研究多年的老课题,但由于现

5、在的交换机在不停的更新换代,所以对新的交换算法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使我们更应对这些基础的东西增加更多的注意力。而且随着电信网和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发展,高速大容量的交叉连接或交换设备和芯片的性能也在大幅度的提高。程控数字交换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产物,是数字电话网、移动通信网和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关键设备,在电信网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数字交换和数字传输为基础的数字电话网已能向用户提供良好的话音及相关新业务。近20年以来,程控数字电话网在我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程控交换技术在交换领域也出现了新情况,即“新技术层出不穷,多种新技术同时发展,技术可选择性不

6、易确定及各个学科技术相互交叉”[2]。1.2设计参数及内容本课题介绍的是“TSST”时分数字交换网的原理及设计。第一至二章主要介绍课程设计前期准备工作和时分数字交换网络的原理及优势;第三章介绍数字交换网络即T接线器、S接线器以及输入控制、输出控制的原理;第四章介绍TSST接线器的设计原理和系统分析;第五章计算TSST接线器的网络阻塞。从本设计的基本机构来看,前三章属于基本内容,后三章属于课程设计的主题。本设计在TSST时分数字交换网系统结构时,花费的时间较多。对前三章的基本内容不宜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18成都学院(成都大学)课程设计报告设计参数:输入级

7、:128个T接线器;输出级:128个T接线器;每个接线器要求16线,每条HW线复用度为32;中间级:S型接线器,接线法自定设计内容:(1)T、S接线器的工作原理(2)系统组成(含系统图)(3)系统工作原理(举例说明,以某一个时隙交换为例)(4)网络阻塞讨论及分析18成都学院(成都大学)课程设计报告第2章时分数字交换网数字交换方面,早在50年代末就由美国BELL实验室发表了数字电路交换实验成果,并指出了数字交换和数字传输综合的发展背景,但限于当时元器件的条件,仅能停留在实验室而无法投入实际应用。70年代初,在数字PCM传输大量应用的基础上,发过成功发展了对

8、PCM数字信号直接交换的交换机,它在控制方面采用程控方式,通话接续则采用电子器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