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动物过冬》教学设计

《小动物过冬》教学设计

ID:8809830

大小:3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8

《小动物过冬》教学设计_第1页
《小动物过冬》教学设计_第2页
《小动物过冬》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动物过冬》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小动物过冬》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在微课的帮助下,学会多音字读音的选择。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1.体课文内容,了解燕子、青蛙和小蜜蜂等小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朋友之间相互关心。一、            导入1、 同学们,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初冬)进入冬天你感觉天气有什么变化?(变冷)是啊,你准备怎样迎接寒冷的冬天呢?(穿厚棉衣)那小动物们是如何度过寒冬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9课:

2、小动物过冬。(板书课题,齐读)2、 先看生字“物”,谁来分析?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加一加、编故事、形声字)老师在田字格里范写。全班书空。认识了新生字我们再来读一次课题。3、 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谁?怎样?)大家提的问题都很有价值,带上这些问题我们来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标好自然段序号。 二、            检查生字过渡:同学们读书读的很认真,生字宝宝从课文里跑出来了,想要考考你们,谁敢来挑战?1、 唱歌跳舞(高兴的读)2、 聚到一起(点课件,瞧,小动物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这就是聚到一起)3、 暖和(huo的读音)4

3、、 藏(播放微课,学习多音字读音选择的方法)5、 春暖花开(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6、 第二年(教师范写“第”,学生拿出四线本书写,提醒写字姿势)7、 出示所有词语,同位互读,奖励大拇指。 三、            学文过渡:同学们生字词掌握的真不错,瞧!小动物们来了。(播放课文动画视频)学习第1自然段:1、 文中提到了几种小动物?谁?(随机板贴动物图片和名称)2、 指名读第一段,看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好朋友,快乐)从哪看出来的?(常常、唱歌跳舞)谁能用自己的朗读把好朋友的快乐带给大家?(评价:真是三个快乐的好朋友!)齐读第一段。学习第

4、2自然段:过渡:好朋友在一起多快乐呀,可是快乐的时光总是过的飞快,一转眼,秋天就到了,秋风刮起来了。一天,小动物们又聚在了一起。指名读第二段。怎样就是聚在一起?(变红)谁能上台帮小动物们重新摆摆位置,让它们聚在一起。三个小动物聚在一起干什么?(商量过冬的事)随文识字:“量”的读音。“商”的写法。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商?(小组内商量一下)小结:很多人聚在一起商量,里面有个“八”,商量要动嘴,所以里面有个口。全班书空。为什么商量过冬的事?(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学习第3-7自然段:商量的结果如何?它们打算怎样过冬呢?请5位同学合作读3-7段。你记住了谁的

5、过冬方式?       小燕子:指名回答,板书:飞南方。为什么要这样过冬?评价:你读懂了小燕子的话。小燕子过冬的方法真不错,哪只小燕子愿意来读一读?(出示第三段)“春暖花开”(变红)这个词语让你联想到什么画面?多么美丽又暖和的春天呀。请看这幅图,看图猜字(暖)全班书空。齐读第三段。教师小结(板贴:迁徙)谁和小燕子一样?(出图介绍几种候鸟)青蛙:过渡:小燕子冬天有了好去处,可它还挂念着好朋友小青蛙呢,指读第四段。哪只小青蛙说说自己过冬的方式。(出示第五段)你能用几个字概括吗?板书:钻泥土。再请一只小青蛙加上动作(动词变红)再读这段话。教师小结(板贴:冬眠)

6、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也冬眠?(出图介绍)小蜜蜂:请一只小蜜蜂大声介绍自己的过冬方式(出示第七段)概括板书:藏蜂巢。板贴:备粮。介绍蜂巢(出图)谁与它一样?(出图介绍)指板书小结:小动物多聪明,它们各自用不同的方式为自己过冬做好了准备。小燕子    ,青蛙     ,小蜜蜂     ,而且好朋友之间互相关心,它们这种遇事商量互相关心的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分角色朗读练习:现在我来当小燕子,谁想做我的好朋友青蛙和蜜蜂?让我们聚到一起商量过冬的事吧。(分角色读课文)谁也想像我们一样分角色读一读?赶快和小组内的朋友聚在一起商量吧。选一个小组配乐朗诵。全班分角色齐读。

7、学习最后一段:小动物们商量好了,(点课件)它们约定第二年春天,还在这里相见。 四、            总结课文中的三个小动物通过商量,各有各的过冬方式,还有一个美丽的约定。今天我们大家通过商量认识了生字、读懂了课文,现在我们也来一个美丽的约定,希望同学们搜集一些资料了解更多动物过冬的方式,下节课我们交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