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下)提纲

中国古代史(下)提纲

ID:8811126

大小:3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08

中国古代史(下)提纲_第1页
中国古代史(下)提纲_第2页
中国古代史(下)提纲_第3页
中国古代史(下)提纲_第4页
中国古代史(下)提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史(下)提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三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第三节: 一、社会经济特点 二、江南农业的开发 原因、最主要原因、开发波及地区、概况(特别注意最发达地区、重要产粮区) 影响、注意第二次开荒高潮出现的原因与表现 三、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1.表现:研制的新农具、推广了新技术(牛耕法、积粪肥田)。 2兴修水利(曹魏、北巍)的概况 3.注意当时环境破坏状况的缓解原因 四、手工业的发展▲ 1.纺织业、冶炼业、制瓷业、造纸业发展的成就 五、商业发展的状况▲ 六、均田制的措施、实质和意义 第四节: 一、科技的进步 1.数学、农学、地理学的成就 一、道教 1.道教的官方化:原因、实

2、质、主要变化表现 二、佛教的传播与反佛 1.佛教盛行原因、危害、影响(全面分析) 2.范缜著《神灭论》的社会根源、主要观点、意义 3北魏太武帝与北周武帝灭佛的主要原因、根本目的、作用综合:联系唐朝玄宗的反佛活动 四、文学 1.文学总特点、“建安文学”特点及代表 2.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代表作、反映的本质问题 3.南北方民歌的代表作及特点区别 五、书法、绘画、雕刻的成就和特点 六、总结魏晋南北朝时期阶段特征 第四章:隋唐时期 第一节: 一、隋朝的统一 条件(分清客观与主观条件)、时间、意义二、建设:(结合地图)1.主要措施、主要仓库及分布2.开通运河:原

3、因、目的、概况(三点四段)、掌握每一段起止点、评价三、隋炀帝暴政主要表现、隋末农民战争的领导人、隋末农民战争的作用第二节:一、贞观之治1.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的原因、贞观之治的概念2.唐太宗的主要政绩二、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政绩、特别注意用人制度方面的措施、肯定武则天有主要原因三、唐玄宗前期主要政绩1.主要政绩、开元盛世的特征2.盛世的一般特征、出现的原因、实质第四节:一、三省六部制1.确立到完备的过程、主要机构及其职能、评价、最大作用注意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皇权与相权矛盾的发展趋势二、科举制度1.原因、目的、性质、创立到完善过程、当时的意义、最主要的

4、作用注意:秦朝以来选官制度的演变过程及其原因联系后代科举制的演变过程、全面评价科举制三、府兵制▲1.开创时期、完善过程、基础、特点、影响、崩溃时期及原因、重点分析根本原因四、募兵制▲1.开创时期、直接目的、内容、影响五、租庸调制1.实施基础、租调制开始时期、隋朝以庸代役部分推行、唐朝前期实行租庸调制的统治思想、具体规定、意义、特别注意庸实施的影响、唐代保证农民生产时间的相关措施六、两税法实施时间、原因、目的、内容、特点、意义、两税法实施后农民负担更加沉重的原因七、综合唐朝主要的制度革新第五节:一、隋唐经济繁荣的原因二、农业的发展1.主要特点(表现)

5、2.圩田和向山要田的出现原因、评价3.经济重心开始南移的时间4.农田灌溉的发展和农具的改进的表现5.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最典型表现三、手工业的发达主要表现和特点、造船业发达与对外关系频繁的关系、陶瓷业成就(与前代联系)四、商业繁荣1.表现和特点注意唐朝对市的规定和此所体现的商业政策、最早的银行雏形、当时著名的商业中心第六节:一、隋唐时期我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与巩固的表现二、突厥分裂时间、唐与东突厥的战争及设都督府、唐朝在西突厥地区设置的管辖机构三、回纥唐太宗设都督府、唐玄宗册封其首领、唐与回纥关系所采用三种形式四、与靺鞨的关系1.靺鞨兴起与发展的史

6、实五、南诏1.首领、唐对其册封、当时的皇帝六、唐蕃关系1.吐蕃发展的史实2.唐蕃关系发展的表现七、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相应史实说明、与西汉政策上的明显不同第七节:一、对外交通发达(结合地图):陆路、海路路线、注意陆上、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到达地点二、唐与朝鲜、日本、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中亚、西亚、欧非各地交往的史实和特点三、隋唐对外关系盛况空前的原因、对外关系的特征第八节:一、唐时期的文化发达原因、特征二、科学技术走在世界前列的表现、雕版印刷术、火药、天文、医学、建筑具体成就三、诗歌和艺术的成就四、概括隋唐时期的阶段特征第五章五代、辽宋、夏、金、

7、元第二节:一、北宋建立和分裂局面的结束:1.建立方式、都城、说明问题2.结束分裂的原因注意当时并没有统一、为什么这样说?二、中央集权的强化1.根本目的、直接目的、指导思想、主要措施、集权特点和影响注意具体措施的具体目的,如更戍法的目的、选地方军入禁军,半数卫京师的目的等2.北宋监察与西汉的不同三、科举制的发展:发展表现、影响第三节:一、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1.主要表现、归纳为哪三方面的危机、最主要危机2.土地兼并严重的根源、主要原因3.募兵、养兵的目的、结果4.冗官、冗兵、冗费现象产生的原因二、庆历新政:▲目的、内容、中心措施三、王安石变法:(10

8、69年,宋神宗)1.主要措施、目的、这些措施的具体作用理财措施中限制高利贷和官僚地主的措施2.保甲法特点、古代兵农结合的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