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系统运行规定

直流系统运行规定

ID:8812416

大小:19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08

直流系统运行规定_第1页
直流系统运行规定_第2页
直流系统运行规定_第3页
直流系统运行规定_第4页
直流系统运行规定_第5页
资源描述:

《直流系统运行规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直流系统一、直流系统概况本站直流系统设有一套GZDZ1-220/50-200,微机监控高频开关直流电源系统KXT05。本站安装有深圳理士DJ200阀控铅酸蓄电池104只。二、直流系统的工作方式本站直流电源系统为单母线,直流母线电压为220V。正常情况下,交流输入通过6组整流模块向直流母线供电并对电池组进行浮充电。遇到交流电消失情况,通过电池组向直流母线供电。三、直流系统技术参数1、GZDZ1智能型高频开关直流电源系统技术指标指标名称参数值额定输入电压三相交流380V±20%;频率50HZ±10%直流标称电压220V、输出电流额定值50A蓄电池额定容量200Ah稳压精度≦±0.2%稳

2、流精度≦±0.3%效率≥94%可靠性MTBF小时绝缘强度2KVac/1min,漏电流≦30mA噪声≦50dB2、蓄电池技术参数电池型号额定容量Ah最大外形尺寸mm重量kg额定电压V10h3h1h长宽槽高总高终止电压1.80V终止电压1.80V终止电压1.75VGFM(OGIV)-200220015011010420735638516四、使用与调整1、电池的使用与维护电池最好适宜充电运行,也可以循环充放电使用。充电设备的充电电压保持在±1%的范围内。(1)、补充充电电池在运输、存放安装过程中,会失去一部分容量。因此在电池安装结束后,投入使用前,应对电池进行补充充电。补充充电方法同循环

3、充放电。(2)、浮充电电池作为备用电源使用时,在补充充电结束后,即可投入浮充运行。浮充的充电电压为每单体电池2.23V–2.27V(25℃)(3)、循环充放电循环充放电使用的电池,其充电采用限电流,恒电压充电法。初始充电电流不大于0.1C10A(C10为10小时率额定容量值),充电电压为每单体电池2.35–2.40V。充足电的判断:充电末期电流基本稳定3h,充电末期值约为10mA/Ah。(4)、正常运行状态的电池不需要均衡充电。如果发现电池组中单体电池之间的电压不均衡时:浮充电运行的电池组,落后单体电池的浮充电压低于2.20V;循环充电放电使用的电池组,落后单体电池的浮充电压低于2

4、.10V,则应对电池组进行均衡充电。(5)、维护注意事项①、电池若储存不用时,应充足电后存放在清洁、干燥、通风的室内,每半年补充充电一次。②、电池在储存等各种状态下均应防止短路。③、电池投入使用前,应先进行补充充电,而后方可投入运行。④、电池放电电流一般不应超过1C10A。电池不应过放电,放电后及时充电。⑤、新、旧电池不能混合使用。⑥、每年检查一次连接端子是否松动,如松动应紧固。⑦、定期擦拭电池,使电池表面保持清洁。一般规定(1)、正常情况下直流母线电压应保持高于额定电压3.5%,其变动范围:220伏直流系统为:220—230伏。采用硅整流器供直流电源母线电压,允许超过额定值的10

5、—15%。(2)、直流系统的绝缘电阻,对每一电气连接回路不小于1兆欧,全部直流回路不小于0.5兆欧,直流小母线不小于10兆欧。蓄电池的绝缘电阻,当压为220伏时不小于0.2兆欧。(用电压表测量法)(3)、直流设备在运行中温度不超过下列规定:a、蓄电池室的温度应保持在10℃-25℃范围内为宜,最高不得超过35℃,若蓄电池容量足够,则最低温度可以低于10℃,但不得低于0℃。b、硅元件表面的允许工作温度不超过90℃.c、整流器用干式变压器线圈不超过95℃,稳压器不超过90℃.(4)、直流系统一般按分段开环运行,不宜环网并列运行。直流系统的正常检查项目(1)、对外观正常检查(2)、电压、电

6、流表、电池电压指示正常;(3)、控制电源指示灯应亮;(4)、控制母线、合闸母线指示灯应亮;(5)、充电电源指示灯应亮;(6)、检查闪光装置试验应闪光;(7)、转换直流绝缘监视开关,检查“—”、“+”极对地情况;(8)、充电电压、电流应正常;(9)、电池有无破壳,连接头有无锈蚀。直流系统送停电顺序(一)、直流系统送电顺序(1)、合上电源总断路器;(2)、合上控制母线总断路器;(3)、合上控制母线分路断路器;(4)、合上合闸母线分路断路器;(5)、合上信号母线总断路器。(二)、直流系统停电顺序与送电顺序相反。蓄电池的日常维护(1)、经常使蓄电池组在充电方式运行。(2)、定期巡视时,利用

7、母线绝缘监察装置,检查直流系统绝缘情况。(3)、及时给连接头加中性凡士林油。(4)、每周清扫蓄电池一遍。内部资料仅供参考9JWKffwvG#tYM*Jg&6a*CZ7H$dq8KqqfHVZFedswSyXTy#&QA9wkxFyeQ^!djs#XuyUP2kNXp6X4NGpP$vSTT#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FA5ux^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