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

江阴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

ID:8817497

大小:2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8

江阴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_第1页
江阴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_第2页
江阴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_第3页
资源描述:

《江阴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江阴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江苏省江阴市高度重视蔬菜基地建设,科学规划蔬菜生产基地,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保供稳价为重点,优化蔬菜产业布局,加强蔬菜基地建设,突出科技兴菜,促进了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四大成效,展现蔬菜产业发展成果一、蔬菜生产水平持续提升。一是蔬菜生产形成规模。全市现有常年蔬菜6.6万亩,冬季利用麦茬、间套种等形式扩种季节性菜地1.8万亩。二是设施蔬菜快速发展。目前全市蔬菜保护地设施总面积4.23万亩,其中温室(联栋大棚)350亩,普通大棚16173亩,小拱棚及地膜覆盖25777亩。三是蔬菜基地建设加快。全市已建成澄江街道红光村、南闸街道蔡泾村和南闸

2、村、徐霞客镇阳庄村、申港街道新华发农业科技园等10个高标准蔬菜基地,总面积1.5万亩,其中保护地设施比例达80%,高于面上普通生产21.5%大棚保护地设施比例的水平,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四是生产水平快速发展。目前,江阴蔬菜基地亩均产量7.2吨,一般菜地亩均产量4.3吨,全年蔬菜总产量43.8万吨,占全市蔬菜总消耗量的40%,地产叶菜占叶菜总消耗量的80%。五是蔬菜生产效益不断增加。据统计,目前江阴面上常规生产年亩产值为0.6~0.8万元,示范基地年平均亩产值为1.5~1.8万元,其中大棚等设施生产年亩产值2.5~3万元,最高3.5~4万元。蔬菜生产对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

3、用。二、蔬菜科技不断进步。一是产学研合作成效明显。各蔬菜基地、企业、合作社与多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蔬菜产学研合作关系,通过共同研发有机基质栽培技术体系,使番茄年亩产量超过15000公斤,最高产量达到18187.78公斤,创苏南地区新高;通过对设施蔬菜水旱轮作生态栽培技术、功能型生物有机肥应用及配套技术等技术的集成,有效地解决了蔬菜连作障碍问题。二是新品种引进步伐加快。近两年来,共引进并展示各类蔬菜新品种51个,其中江蔬1号丝瓜、橙兰小西瓜、碧玉小南瓜、苏紫1号辣椒等9个品种在江阴全市范围内大面积推广,推广面积19700余亩;引进推广红灵芝、秀珍菇等特色食用菌品种7个,更新传统蔬菜品

4、种30余个,推动了蔬菜业的快速发展。三是蔬菜品种结构得到优化。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筛选宜种品种,抓好冬春季大宗蔬菜、夏秋季反季节蔬菜、早春季设施蔬菜、冬季冬闲地间套轮作蔬菜的生产,进一步提高复种指数,促进了江阴蔬菜生产由季节性栽培向“四季常青”转变。四是大力推广新设施、新技术。推广应用蔬菜高效设施栽培、大棚综合利用、穴盘育苗、水蕹菜漂浮栽培等蔬菜生产新技术15项,推广应用比例达40~100%。全市应用各类杀虫灯100余只,应用面积6000余亩;蔬菜防虫网60余万平方米,防虫网生产面积4000余亩(次)。三、蔬菜产业化水平快速发展。一是蔬菜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得到充分显现。着力

5、推进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组织“三位一体”联动,进一步确立龙头企业在蔬菜产销中的主体地位,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目前,江阴的各类蔬菜企业、合作组织已发展到40余家,种植面积1.5万亩。二是积极探索蔬菜产销新模式。目前全市已建成暨阳超市等21家蔬菜平价直销及配送网点,蔬菜价格明显低于农贸市场,实惠了居民。三是蔬菜品牌效应彰显。全市已形成“母亲缘”、“东支”、“邓阳”、“红光”、“阳庄”、“游圣”、“山冈”、“天星”、“雅圣”(食用菌)等诸多蔬菜品牌,并在江阴及周边城市享有较高声誉,为江阴蔬菜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效益。四、蔬菜质量监管措施有力。加强蔬菜标准化建设。至4月底,江阴制定各类

6、蔬菜地方标准16个、企业标准30余个,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在蔬菜上的应用面达到90%以上,全市蔬菜共有150个产品通过“三品”认证,“三品”基地面积4万余亩。强化农产品质量监测检测体系建设。建立了市、镇(街道)、企业、学校和种(养)基地互相联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监管框架,全市现有蔬菜农残快速检测(验)室(点)300多个,全年检测各类蔬菜24万余批次,检测合格率98.5%以上。2011年接受省、无锡市抽检各类蔬菜24次计312批次,检测合格率99.7%,居全省领先地位,并获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考核一等奖。六大举措,提升蔬菜产业发展层次一、明确蔬菜产业发展目标。按照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

7、设和蔬菜产业化发展要求,今后一段时间蔬菜产业发展的方向是:充分发挥蔬菜作为第一经济作物的产业优势,做大做强做优蔬菜产业;根据市场需求和供应结构的变化,优化蔬菜基地布局、品种结构,确保蔬菜产销两旺;依靠科技,提升档次,增强抗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加强质量监管,确保生产和消费安全;充分发挥专业协会和合作组织的作用,全面提高蔬菜的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蔬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为:提高蔬菜产销的综合调控能力,确保城市蔬菜供需基本平衡;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