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乘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ID:8818079

大小:65.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4-08

乘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_第1页
乘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_第2页
乘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_第3页
乘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_第4页
乘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_第5页
资源描述:

《乘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工程建设公司矿建发展历程略述引子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历史由来。然忘记历史则意味着背判!回顾历史却并非仅仅为着怀旧!历史是一面镜子,又是一条长河。它彰显英雄,也现形劣伪;它客观评判,也启迪后人;它滔滔不绝,又段段可研。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取决于社会发展的坎坷性。物质世界在历史的大记中跌跖起伏。企业是物质的,在物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它必然是闪光的浪花一朵,也注定了其发展的曲折性!一如工程建设公司的矿建系统。它的历史不可磨灭地闪烁于工程建设公司的相应发展历程,随工程建设公司的沉浮而衰兴。有

2、人这样说,工程建设公司的发展史略同于淮北矿区的发展史,这是工程建设公司与淮北矿区发展史的共性所在。工程建设公司因矿而生,又因矿而兴。但相对于淮北矿区,工程建设公司的历史又是个性的,它必然是因具备淮北矿区发展所需要的某些独特的品质而存生。矿建系统相对于工程建设公司,亦然。独撑“江山”的使命嬗变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1973年5月,响应建设淮北矿区的激情号召,五湖四海的仁人志士纷踏而至这片昔日炮声轰隆的淮海战场,以钢铁般的意志打响又一场14建设新家园的艰苦战斗,淮北矿务局开拓延伸工程处就此成立。在轰轰烈烈的煤碳开发建设

3、中,它责无旁贷地撑起淮北矿区的半壁江山。1978年7月,淮北矿务局决定生产工程处与开拓延深工程处合并,成立淮北矿务局基本建设工程处,至此,延伸工程处为四个建制矿建工区所代替,成为隶属于工程处的矿务局三级单位,其使命发生了首次变化,既要支撑起建设淮北矿区的半壁江山,又要扛起兴旺工程处的责任。从此,矿建人利用当时极其落后的生产力,镐刨铲锄,肩扛手拉,以革命的热情和不屈的意志为淮北矿区打下一眼又一眼矿井,建成一条又一条巷道,一对对矿井先后投产,一车车乌金带着矿建人的体温和祝福运往全国各地,矿建人为新中国的能源事业做出了突出

4、贡献。从1978年至1997年的十九年间,社会的发展是飞速的,世界的变化是日新月异的。先进取代落后势不可挡。这时,世界经济全球化已经形成,并以与时俱进的先进性迅速为世人所接受,许多先行国家纷纷改革、利用、并享受着它带来的具大利益。经济全球化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格局下,企业利润最大化的首要使命显现无疑。而当时的中国内地,改革开放的春风虽也早扑面而来,但就经济体制而言,计划经济体制尚未完全打破,各行各业依然在僵硬的体制和机制下机械地按指标生产着,按指令行动着,无所谓活力,无所谓成本,也无所谓效益。其现状是

5、国有企业普遍严重亏损,职工生活水平迅速下降,社会稳定受到考验。当时的工程处也不例外,经营发展举步唯艰。矿建作为淮北矿务局自己的煤矿基建队14伍,受到一定的内部保护,有任务有活干,矿建人挣得的经济效益此时已是整个工程处的主要收入来源,矿建一度撑起了工程处生存和发展的整个“江山”,这是矿建使命发生的第二次变化。此次矿建使命的变化对工程处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可谓是空前的,是决定性的,也是历史性的。至2008年,矿建已成立了35年。乘首次淮北矿区大开发的东风,矿建人在“艰苦创新业,开拓争一流”企业精神的鼓舞下,大力弘扬煤矿工人“

6、特别能战斗”的精神,战天斗地,艰苦拼搏,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至今已先后施工井筒30多个,井巷总进尺25万多米,完成施工产值20多亿元,为淮北矿区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在与大自然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和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矿建自身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队伍规模不断壮大,已发展为9个项目部,33支快速掘进队,其中13支重点掘进队,从业职工达4210人;施工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7655型凿岩机、P60或P90型耙矸机、5T或8T蓄电池电机车、50KW或70、90KW绞车、转Ⅶ喷浆机等装备和其它工器具的全面运用,使矿建完全告

7、别了手拉肩扛的原始劳动阶段,把人从粗重的劳动中解放了出来。施工效率大大提高,岩巷队单进由过去的月均30米左右提高至月均100米左右,立井工程掘进速度由矿建组建之初的月20米左右提高到月70米以上,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和发展;职工的收入明显增长,由矿建组建之初的年人均千元左右提高至现在人年均3万元以上;职上生活明显改善,职工住宅楼成片成片的投入使用,教育、医疗、交通、养老、防暑保暖、文化娱乐等各项福利待遇让矿建人阳光灿烂。矿建的发展历史,也是一段不断改革的发展史,14主要集中在对“三项制度”的改革上,尤其是工资制度改革和

8、用工制度改革。按照“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在矿建于1984年首次执行了计时计件工资制,政策性的为“多劳”和“少劳”或“不劳”拉开了收入差距,曾一度极大地调动了矿建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劳动热情,劳动效率空前提高,“干孬干好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不正常现象得到了一定改变。随着企业的发展,分配上的公平公正越来越成为广大职工关注的焦点。针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