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毒论四位一体应用理论刍议

壮医毒论四位一体应用理论刍议

ID:8818689

大小:2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08

壮医毒论四位一体应用理论刍议_第1页
壮医毒论四位一体应用理论刍议_第2页
壮医毒论四位一体应用理论刍议_第3页
壮医毒论四位一体应用理论刍议_第4页
资源描述:

《壮医毒论四位一体应用理论刍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窗体顶端壮医毒论四位一体应用理论刍议庞宇舟广西中医学院530001南宁市明秀东路179号关键词壮医毒论;四位一体;理论;探讨壮族地区位于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草木繁多,有毒的动植物不少,如毒草、毒树、虫、毒蛇、毒水、毒矿等等。由于特殊的地理和气候,使壮族先民对毒有更深的感受和认识,对因毒致病及其治疗解救方法高度重视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壮医把“毒”作为最重要的致病因素,开创了壮医病因学的先河。壮医认为,所谓毒,是以对人体是否构成伤害以及伤害致病的程度为依据和标志的。有的毒性猛烈,有的则是缓慢起毒性作用;有的为有形之毒,有的为无形之毒;有的损伤皮肉,有的则伤害脏腑和体内重要通

2、道。毒之所以致病,一是因为毒性本身与人体正气势不两立,正气可以祛邪毒,邪毒也可损伤正气,两者争斗,正不胜邪,则影响三气同步而致病;二是某些邪毒在人体内阻滞“三道”、“两路”使三气不能同步而致病[1]。著名壮医班秀文认为,人之所以发病,是由于受到“毒气”的侵犯,故治疗上一定要以祛毒为先。他总结出壮医首要的防治特点:以外治为主,偏重祛毒[2]。黄汉儒在“毒虚致百病”基础上率先提出“解毒”治则,认为“解毒”主要通过内治的祛毒和外治的排毒两方面而达治疗目的。解毒法是壮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法则,在临床上的运用可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具体的毒药和解毒药的运用;二是“解毒”作为壮医重要的治则,在指导

3、临床各科疾病的诊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壮医对毒的认识和解毒法的应用理论是壮医的重要理论————即壮医毒论。笔者认为,壮医毒论可贯穿于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全过程,以壮医毒论为基础的四位一体应用理论可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兹试述如下。1.1从毒求因—以毒辨析疾病的致病原因壮医认为“毒”是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因此,临床上分析疾病致病原因时,均可从“毒”辨析。作为致病原因,毒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之毒指具体有害、有毒之物;广义之毒是一切致病因素的总称。壮医常见病痧、瘴、蛊、毒、风、湿、三道病、两路病均可着眼于从毒分析其致病原因。其中,痧病,又名发痧、痧气,壮族民间有“万病从痧起”之

4、说,痧的种类十分繁杂,其病因主要是痧毒、热毒、暑毒侵袭肌肤,或饮食不当,内伤谷道。瘴病,又名瘴气,是古代壮族地区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病因主要是由各种植物落叶、败草、动物尸体腐烂而产生的瘴毒(即山岚秽气),瘴毒毒性强烈,直伤正气,发病急骤,瘴毒还容易滞留人体,成为伏邪。蛊病,其病因主要是蛊毒(有毒之物或毒素)入侵,或饮食不节,情志所伤,虫毒入侵。毒病包括药物中毒、食物中毒、虫蛇毒中毒和其它有毒动植物中毒,其病因分别为药物毒、食物毒、虫蛇毒和其它有毒动植物毒。风病,其病因主要是风毒,风病包括的疾病非常广泛,壮族民间有36种风和72种风之分,风性善行,具有游走不定之性。湿病,是壮族地区

5、常见病,由于气候炎热,潮湿多雨,酿成湿毒,是湿病的主要病因。三道(气道、谷道、水道)病,气道病病因主要为外来之毒(风、寒、暑、热)等引起;谷道病病因分外来之毒(热、火、寒)和内生之毒(饮食不洁、饮食所伤、脏腑虚弱)等;水道病病因往往为外来之毒与内生之毒夹杂而为病。两路(龙路、火路)病,病因主要是外来之毒(热、火、湿)和内生之毒(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病后体虚、脏腑虚弱)或单独致病或夹杂为病。总之,壮医常见病之病因皆可责之为毒,临床上均可从毒辨析疾病的致病原因。1.2以毒论病————按因毒致病分析其发病机理毒既然是壮医疾病的主要致病原因,那么壮医疾病的发病机理必然与毒有关。其中,痧

6、病多见于体弱气虚者,主要发病机理是外感痧毒、热毒、暑毒,邪毒内阻三道两路,或饮食不当,内伤谷道,以致毒郁于内,毒正交迫,发而为痧。瘴病主要发病机理是瘴毒入侵人体,直伤正气,继而毒邪留伏,使三道两路不通,三气不能同步,阴阳失调所致。蛊病主要发病机理是蛊毒入侵,直伤三道两路,导致三气不能同步而致病,或饮食不节、情志所伤、虫毒入侵,损伤水谷二道,导致三气同步平衡失调而致病。毒病病因各不相同,有毒邪太盛,直伤正气,使三气不能同步而致病;有毒邪直中三道两路,滞留不去,道路不通,三气不能同步而致病。风病主要发病机理是风毒入侵,走窜或内结于体内,导致龙路火路受阻,气血不畅而致病。湿病主要发病

7、机理是湿邪为患,粘滞不化,阻于三道两路,道路不畅,气机失调,三气不能同步而致病。三道病发病机理:气道病主要发病机理是外来之毒从肌肤或口鼻而入,邪犯气道,伤及咪钵,气道升降功能失常而致病;谷道病主要发病机理是外来之毒袭于谷道或内生之毒伤于谷道,咪隆、咪胴、咪虽受伤,水谷纳运失常而致病;水道病主要发病机理是内外之毒伤及咪腰、咪小肚,水道进出异常而致病。两路病发病机理:龙路病主要发病机理是外感或内伤之毒犯于龙路,导致龙路受阻或龙路受伤,气血运行失常,进而三气不能同步而致病;火路病主要发病机理是外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