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上岸者的心得经验

公考上岸者的心得经验

ID:8818701

大小:139.05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8-04-08

公考上岸者的心得经验_第1页
公考上岸者的心得经验_第2页
公考上岸者的心得经验_第3页
公考上岸者的心得经验_第4页
公考上岸者的心得经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考上岸者的心得经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凯学教育www.kingso.com.cn看帖要仔细看,不能走马观花。大家整天泡在论坛,是好事也是坏事好的一方面可以吸收很多成功经验坏的一方面就是你们复习不注意方式方法,不专注,囫囵吞枣的大量浏览帖子,无法对面试有深刻的了解140页前的理论部分已经编辑到楼顶,后续将继续更新系统的答题方法,教你答题如何与现实统一,不留一丝痕迹3个人竞争一个职位,如果3个人都是蠢材,那么公务员队伍也就多了一个蠢材不管是公考面试还是企业面试,无非就是展现个人,本质上没有区别,如果把面试当成了一项考试,那只能是遮盖自身的

2、光芒答题也是如此,面试答题最关键的是怎么想就怎么答,如果你运用所谓的套路上岸,那只能说明对手太弱我简单谈下面试的答题思路,只是思路而已先说说如何以公务员身份来作答公务员身份(角度)通常在两类题中较为常见第一种是针对综合分析类题,面对一些思路两难的题型,如果出现国家、某省或某部委领导等字眼,一定不要辩证。例如2011国考题:郎咸平专家说国十条对楼市完全起不到调控作用(这题我随便编的),这时大家该从什么角度来答?郎咸平是谁?专家!他不是公务员,他考虑问题只会从学者角度来看,看问题不全面,包括所有专家都

3、一样。在这里,国十条,是国家已经出的政策,你作为公务员就应该无保留支持,千万别辩证。所以在面试题中遇到有人说、某专家说,只要不是GCD说,那都不一定正确。切记,以公务员身份答题。当然,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2011国考真题:某地区推行一项措施,本地区未就业大学生如果超过半年,政府将为他们发放失业保险金,你怎么看?这个就要就事论事了。为什么?因为他只是某地区,可能是市,也可能是县,可能这个事已经被上级批评过了,被新闻媒体曝光过了,现在拿来考你,那你就需要认真分析题干内容来答题了。第二种就是针对应急

4、类和组织类的公务员身份来答题。这里的公务员身份(或角度)更可以理解为服务领导身份(角度)。举个真题的例子:你刚进入单位,发现单位食堂粮食浪费严重,你去跟领导汇报此事,领导没有表态,你该怎么办?这个时候我们要进行分析,领导没表态说明领导不想解决此事或者说短时间内不想做这件事,但又怕打击你的积极性,所以没有表态。本身你提出这个问题,在机关中,我们就称之为“不识趣”29凯学教育www.kingso.com.cn凯学教育www.kingso.com.cn。那既然领导没有表态了,我们就更不该再提及此事了。而

5、不像某些答案所说,要进一步做调查,做方案,再报给领导,完全错误。当然,面试终归是面试,事可以不做,但话一定要说圆,这个我以后再说。还有组织类的题也要运用服务领导的思维。比如领导让你开展某某活动,你如何组织?这种题先不谈如何开展,最后应该落实到向新闻媒体或行业内部的宣传报道上。大家可以想到,我们单位开展一项活动,一方面是活动本身的目的,但更重要的一层,这是我们单位的一项工作,是领导的一项政绩,一定要加大宣传,这样才符合领导开展活动的初衷。只有这样才能让对面的考官欣赏你,认为你是一个明白事理的人。通过

6、服务领导的思维来答题,巧做面试考官心中的一条蛔虫。我吗回过头来看看所谓的套路和参考答案,总结经验,吸取不足,下次做的更好,这点回答又有任何意义么?以上是本人愚见,如果大家有兴趣,我会继续更新面试考生的十大误区。1.面试答题套话陈旧、死板,考生基础能力参差不齐,很难在短时间内培养出考生的扩展思维,因此,套路在辅导过程中必不可少。但是,随着公考竞争愈演愈烈,题目难度在不断加深,所谓的套路、模板也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当前,一些应急类、组织类题型的开篇、结尾过于泛泛,有千篇一律之感。更为严重的是,很多题目看

7、似相像,但由于关键字、词及问法的改变,考生照搬陈旧模板往往会出现答非所问、不知所云的情况,也就无法做到在考场中拔高。2.面试答题无法做到与实际相结合。考生中很多都是应届,没有工作经验,与党政机关工作相关的就更显匮乏。这种情况下利用模板,往往答题思路没错,但答题内容空洞、浅显,主要体现在综合分析类、应急类、组织类三种题型上。一个常见的例子:联系相关部门最好明确指出具体包括哪些部门,否则,有骨没肉、味如嚼蜡只能让考官反感。3.考生往往为了面试而面试、为了答题而答题。面试作为一项现场考察,最根本的目的是

8、想通过观举止、听言谈来更深入的了解一个真实的考生,这一点,公考面试和企业面试没有区别。公考试题的设计常规中体现科学,对于一些两难的题目,其实完全可以设身处地的去感受,平时怎么做,考试就怎么答。然而大部分考生往往面试答题的内容和平时的做法大相径庭,比如说,“两位领导吵架,你怎么办?”其实,处理这种问题非常简单,如果领导没看到那直接走人,如果看到了就可以假装说有工作找其中一位领导汇报,或者说外面有人找其中一位领导,将两位领导分开,吵架就迎刃而解。但一些考生会认为,这是面试,肯定要有上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