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常者常用经典古语

从政常者常用经典古语

ID:8819266

大小:3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08

从政常者常用经典古语_第1页
从政常者常用经典古语_第2页
从政常者常用经典古语_第3页
从政常者常用经典古语_第4页
从政常者常用经典古语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政常者常用经典古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常用古文及短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解释】:攻:琢磨。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原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后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出自】:《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2、)言必信,行必果。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要守信用,做事一定要办到。(论语·子路)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注】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释义短:不足,长:有余。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尽信书

3、,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朋)。(汉书·东方朔传)后人多用此告诫人们指责人不要太苛刻、看问题不要过于严厉,否则,就容易使大家因害怕而不愿意与之打交道,就像水过于清澈养不住鱼儿一样。水浊无掉尾之鱼,土确无葳蕤之木,政烦无逸乐之民。(北齐.刘昼)释:水浑浊了就没有再往回游的鱼儿,土地瘠薄了就生长不出枝叶茂盛的树木,政令烦乱了就不会有安逸快乐的民众。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一年之计在于春,

4、一日之计在于晨。(南朝·萧铎)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孔子)释:作为领导者,是民众的表率。表率作用好,任何事情也会好起来。大者不能,小者不为,是弃国捐身之道也。(荀子)释:大事不能做,小事又不去做,这是败坏国家和毁灭个人的道路。乃知国家事,成败固人心。(宋.王禹戎)释:要知道国家的事情,成败都在于人心的背向。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宋.范仲淹)释:政令畅通,人民团结和睦,各种困难就都克服。位在十人之上者,必处十人之下;位在百人之上者,必处百人之下;位在天下人之上者,必处天下人之下。(清.唐甄)释:所处的职位在十人之上的人,必须把自己放在十人之下,职位在百人之上,必须

5、把自己放在百人之下,职位在天下人之上的人,必须把自己放在天下人之下。为上能自爱,群属必畏钳。(清.康熙)释:作为上级的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他的所有部属就必然服从他的管理,执行他的指令。尊贤使能,信忠纳谏,所以为安也!(汉.王符)释:尊重贤良的人,使用有才能的人,相信忠诚的人,听得进别人的不同意见,这样才能保持安定。5无多事、无废事、庶几无事;不徇情、不矫情、乃能得情。(清.程祖洛)释:不做多余的事,不怡误松懈该做的事,方能太平无事;不徇私情,不搞矫作虚伪的人情,才能得到真正的感情。谄谀在侧,善议阻塞,则国危矣。(墨子)释:阿谀奉承的人围在身边,善良的意见建议受到阻塞,这样国家

6、就危险了。只手遮天曾几时,万人有口终须说。(明.瞿式耜)释:想个人一手遮天曾经几时有长久的呢?人们都有口总会要说话的。不信而任事,则事反;不仁而御众,则众殃。(宋.李觏)释:叫你不信任的人去办你想办的事,就会使事情办坏;自己不仁义的人去领导群众,群众就会遭殃。得时者昌,失时者亡。(《列子.说符》)释:能够抓住时机、利用时机的就能昌盛;失去时机的就会衰亡。貌言华也,圣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汉.司马迁)释:华丽的语言是虚伪表面的,实在语言是高尚神圣的,能当药治病的语言是苦涩的,使人得病的言语是奉承、甜蜜的。计疑无定事,事疑无成功。(三国.诸葛亮)释:思考问题犹豫不决,怀疑

7、这怀疑那就不能决定事;做事时疑疑惑惑就不能把事情办成功。明主者务闻其过,不务闻其善。(《战国策》)释:明白的领导愿意听别人指出他的过错,不愿意听别人吹捧他、讲他的成绩。有功于国家,即千金之赏,通侯之印,亦不宜吝;无功于国家,虽颦笑之微、敝绔之贱,亦勿轻予。(明.张君正)释:对于国家有功的人,就是对他们奖赏千金,封赠提拔,也不应吝惜;没有功劳的人,对他们就是笑一笑这样的小表示、一件破旧的裤子,也不要轻以给予。治道之要有三:曰立志、责任、求贤。(宋•杨时)释:治理政事的要害有三方面,就是要树立志气、积极负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