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宗法师:南无信愿阿弥陀佛行

净宗法师:南无信愿阿弥陀佛行

ID:8823564

大小:30.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4-08

净宗法师:南无信愿阿弥陀佛行_第1页
净宗法师:南无信愿阿弥陀佛行_第2页
净宗法师:南无信愿阿弥陀佛行_第3页
净宗法师:南无信愿阿弥陀佛行_第4页
净宗法师:南无信愿阿弥陀佛行_第5页
资源描述:

《净宗法师:南无信愿阿弥陀佛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南无”:信、愿;“阿弥陀佛”:行善导大师为了纠正当时对《观经》下品下生“别时意”这种错解,就作了著名的“六字释”:今此《观经》中,十声称佛,即有十愿十行具足。云何具足?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云何具足”:为什么说具足愿行呢?善导大师回答得可以讲很巧妙,他不是站在能够称名的众生这一边来说明(如果站在众生这一边的话,可以说谈不上有什么行),而是就“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就这个人所称念的这句名号本身来说明:六个字当中就具足了愿和行。“言南无者”:我们所称念的“南无”这两个字。有人

2、不是说下品下生念佛唯愿无行吗?为了便于我们理解,善导大师就把六字名号分成两段,分成“南无”两个字和“阿弥陀佛”四个字来解释。“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这两个字有什么含意呢?就是归命的意思。“南无”是梵语,翻译成汉语就是“归命”。归命的目的是为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讲“亦是发愿回向之义”。就是说:“南无”两个字,当体的含意即是“归命”,我们归命阿弥陀佛;“亦是”是附带具备另外一种含意,归命阿弥陀佛,目地是为了发愿回向趣求极乐净土。所以“南无”两个字,归命就是信,发愿回向就是愿,这两个字包含了信和愿。善导大师在这里不是说这个临终的

3、人因为地狱相现前了,所以他有愿生心(这当然也是一种解释),而是就他所念的“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说:“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阿弥陀佛”四个字有什么含意呢?“即是其行”:这个“其”是指哪一个呢?就是指前面那个南无——归命的人。我们归命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成为我们的行,就成为归命众生的行。这个行,不是凡夫之行,也不是罗汉之行,也不是菩萨之行,乃是佛之行。所以说“阿弥陀佛即是其行”。我们说过多次这个比喻,比如说我们在河里溺水了,淹得要死了,没有游水的能力,这个时候,有船来搭救我们,那我们是不是要归命啊?

4、“有船来救了!”归投过去。一旦靠上船了,我们虽然不会游水,但是船有浮力,那么,船的行就是我们的行,对不对?我们在生死苦海当中,业风一吹,烦恼浪起,我们在里边头出头没。这个时候,阿弥陀佛驾着六字名号大愿船来救我们,我们以至诚心归投过去——“南无”,就是乘上弥陀愿船,这样,六字名号本身所具足的万德万行,就成为我们的行。所谓“不修行而有大修行”的法门,就是称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如果以通途法门来讲,我们的性地光明,本来具足一切功德。可是,如果不开悟,等于没得到;开悟了,所谓“何期自性,本来具足”,“本来清净,能生万法”,这是指禅宗,当下悟

5、到,当下圆成。虽然如此,他只不过是悟到这里,还没有亲自证到解脱境界。悟,有深,也有浅;证,也有次第的分别,证到三贤位,证到十地位,证到初地菩萨、二地菩萨……可是,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没有任何次第和阶位。祂是法藏比丘成佛之后圆满的果地功德,而为我们所拥有。“阿弥陀佛即是其行”,是因为我们接受了阿弥陀佛所成就的一切修行功德。怎样接受?称念名号。应知:当我归命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称念弥陀名号的时候,阿弥陀佛的修行满载我身,成为我的。蕅益大师也讲,阿弥陀佛因地发愿: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成就六字名号。六字名号是阿弥

6、陀佛因地愿行具足所成就的,五劫思惟的誓愿,兆载永劫的修行,愿行圆满了,成就南无阿弥陀佛万德洪名,而把这六字名号的功德完全回施给我们。只要我们信顺、归命,当下功德为我们所拥有。就像父母为子女一样,为了让子女过好日子,就发愿:“我将来挣一笔钱。”发了愿之后,还要去劳作,流汗、出苦力,到处去辛苦工作。最后,愿望实现了。“我终于攒了一笔钱,一千万。”攒到之后,就把它存到一张小支票里,说:“我的儿啊,这个给你。”如果儿女不相信、不接受,或者接受了也不认识,这样还是得不到,等于是当面错过。阿弥陀佛亦复如是,怜悯我们只会造罪造业,不能修功立德,所以

7、五劫思惟发愿,兆载永劫修行,万德万行圆满具足,浓缩在这句六字名号里面,说:“给你!十方的众生,你称念我的名号,来生我的净土!”我们当下接受了,当下信知这句名号就是救度我们的一切功德,那我们当下就获得阿弥陀佛所赐的功德,所以说:“阿弥陀佛即是其行”。我们有了阿弥陀佛的佛行,还羡慕菩萨行、声闻行吗?——羡慕也是羡慕,这要看站在哪个角度来讲。菩萨能六度万行、广度众生,可是我们凡夫做不到。现在我们虽然靠自己的力量做不到六度万行,可是我本身已经拥有了阿弥陀佛所成就的一切功德,这样,也不感到遗憾,不会说“如果没修这个法门、没修那个法门,我就感到遗

8、憾”,也不会觉得不满足,“念南无阿弥陀佛可能不够啊,再加上别的经、别的咒吧”。“阿弥陀佛即是其行”了,还会不够吗?圆满了!没有不充足的。下面就得出结论——“以斯义故,必得往生”:因为这样的道理,因为六字名号有这样的含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