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中的双氰胺有啥危害

奶粉中的双氰胺有啥危害

ID:8827394

大小:14.81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08

奶粉中的双氰胺有啥危害_第1页
奶粉中的双氰胺有啥危害_第2页
资源描述:

《奶粉中的双氰胺有啥危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奶粉中的双氰胺有啥危害连日来,有关部分新西兰奶粉检出双氰胺残留的消息,引起消费者的广泛关注。首先是奶粉又出了“问题”;而这次可是国内消费者信赖的“洋品牌”,据信是国内相当部分婴幼儿的“口粮”;第三,双氰胺是三聚氰胺的合成前体,人们由不得会联想到三聚氰胺给婴幼儿曾经带来的伤害。新西兰奶粉还能否食用?尽管有媒体呼吁应当理性看待"新西兰奶粉双氰胺事件",新西兰第一产业部也发表声明称,本次检测出的双氰胺毒性比食盐还低,民众无需过度紧张。但是,还是会让不少家长纠结。  双氰胺又名二氰二氨、氰基胍,常温条件下是白色晶体,溶于水和乙醇,微溶于乙醚

2、和苯,干燥时性质稳定。双氰胺作为化工原料,其应用领域涉及:化肥工业,用作氮肥增效剂和长效复合肥料添加剂;医药生产,合成磺胺嘧啶和巴比妥类药物;用于多种染料的合成;用于加工粘合剂和塑料工业中的固化剂。近年来,双氰胺的应用领域还在不断地扩展。  本次新西兰奶粉双氰胺事件,据信是由于少数牧场使用了含双氰胺的化肥,将双氰胺喷洒到草地上,以促进牧草的生长,同时牛羊吃了这种草可以减少二氧化氮的排放,减少硝酸盐从土壤中渗入河水和溪流,起到保护环境的效果。由于牧草含有双氰胺,导致牛奶中双氰胺的残留。  有诸多研究报道证实,双氰胺能对氮肥起到增效作用

3、。氮、磷、钾是化肥生产的基本营养素。国内学者研究报道,碳酸氢铵是我国特有的氮肥品种,产量占我国氮肥总产量的一半左右,但是存在易挥发、结块、肥效期短,氮肥利用率低等弊端。为了提高碳酸氢铵氮素利用率,添加硝化抑制剂被认为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在众多具有硝化抑制作用的化学品中,双氰胺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氮肥是对植物生长有显著影响,尤其对叶菜的增产效应非常明显,因此在一些地区叶菜生产过程中施用氮肥现象非常普遍。由于蔬菜是一种富集硝酸盐的植物,蔬菜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过高,被认为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有研究者观察,以氮肥加双氰胺施予生长期

4、的油菜,结果表明添加双氰胺能显著提高油菜产量,增产幅度为22.77%-33.5%,同时能降低油菜植株体内硝酸盐含量,其降低幅度为14.90%-30.51%。国内研究者报道,双氰胺与氮肥配用时,能抑制亚硝酸菌、硝酸菌、脱氮菌活动,减少氮肥硝化、脱氮作用,提高氮肥利用率;同时促进了蔬菜的生长和发育。  双氰胺毒性如何?有国内研究人员在2008年发表论文,系统描述了三聚氰胺、三聚氰酸、双氰胺、单氰胺的细胞毒性及急性毒性。研究者报道,以上述四种物质与幼仓鼠肾细胞体外培养,在高浓度时,三聚氰胺、三聚氰酸、双氰胺、单氰胺的毒性与细胞存活率显著相

5、关,三聚氰胺的半数抑制浓度为10.11mg/ml,双氰胺为22.56mg/ml。研究者同时报道,以上述四种物质给小鼠灌胃观察其急性毒性,三聚氰胺与双氰胺的半数致死剂量均大于5000mg/kg,不同的是三聚氰胺灌胃死亡小鼠的输尿管中均有大量的晶体沉积,与三聚氰胺奶粉受害儿童的泌尿系结石发病相吻合;而双氰胺灌胃死亡小鼠的脏器未见有明显的变化,证实其急性毒性特征与三聚氰胺明显不同。  由于化学品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领域的广泛应用,研究不同化学品对人体健康的可能危害,研究其在食品中有没有,尚不足以得出充分的结论,更重要的是观察其量-效关系,

6、即有多少、吸收概率、接触时间与毒性作用特征等信息。  针对“新西兰少量奶粉检测出微量双氰胺”的热议,新西兰有关生产商回应,本次个别批次奶粉检出双氰胺含量不到欧盟标准的百分之一。果真如此的话,中国的消费者的确应当理性看待"新西兰奶粉双氰胺事件"。尽管全球范围内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并未制订奶粉中的双氰胺含量卫生标准,但是任何一项卫生标准的制定均须事先考虑其安全系数。新西兰个别批次奶粉检出双氰胺含量不到欧盟标准的百分之一;奶粉中的双氰胺不是人为添加,而是源于牧草-奶牛食物链的残留;在上述信息能够得到确认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有关双氰胺的有限毒理学

7、研究资料,还不能得出上述接触导致人体健康损害的依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