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修心门扉—趋入菩提道次第论之修心篇

开启修心门扉—趋入菩提道次第论之修心篇

ID:8827809

大小:160.00 KB

页数:50页

时间:2018-04-08

开启修心门扉—趋入菩提道次第论之修心篇_第1页
开启修心门扉—趋入菩提道次第论之修心篇_第2页
开启修心门扉—趋入菩提道次第论之修心篇_第3页
开启修心门扉—趋入菩提道次第论之修心篇_第4页
开启修心门扉—趋入菩提道次第论之修心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开启修心门扉—趋入菩提道次第论之修心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开启修心门扉—趋入菩提道次第论之修心篇金厄瓦罗珠加参著索达吉堪布译金厄瓦罗珠加参尊者是格鲁派诸位英明盖世的大德中举足轻重的大成就者。在其年幼之时,就已显示出超常的出离心。三岁开始从师学习文字,由于天资聪慧,即使是深奥的各类经论,只须稍加指点,很快即能过目成诵。成年之后的尊者,更是以卓而不群的智慧,绝世超伦的悲心而名扬四海,成为格鲁派中秉承传播正法的中流砥柱。他将所有的心血都花费在佛法上面,废寝忘食地修持,呕心沥血地教人,并着重强调看破尘世与忆念无常。以自己的高山景行,博得了弟子们的无比信心。严师出高徒,由

2、于尊者的言传身教,而使其门下人才辈出。尊者师徒看破红尘的心行,更是被世人传为佳话。公元1472年,七十一岁的尊者示现圆寂。虽然尊者的色身已经离开我们,但他为后人留下的《菩提道次第引导文》、《中观见解大修》、《入行论摄义——智者颈饰》、《亲友书摄义——善解密意疏》等凝聚着前辈传承上师智慧的结晶,必将流芳百世,饶益千千万万的后代追随者。在众多有关尊者的传记中记载,尊者乃为克哲杰大师之高足。但在藏学家东噶罗桑陈理所著的《藏学大辞典》中,也有他是宗喀巴大师以及嘉操杰尊者得意门生之说。但无论如何,所有传记中共同一致

3、的说法就是:尊者是一位名不虚传的佛菩萨之化身。虽然藏传佛教各大宗派在具体的修法上各有千秋,但在修持出离心与无常方面,噶当派却独占鳌头,有着与众不同的独到之处。本书汇集噶当派诸位传承上师的教言,将一切修心窍诀和盘托出。通过阅读该文,我们可以深切地体会到,在文章的字字句句中,都流露出智者们的真知灼见。既有情真意切的鞭策鼓励,也有恨铁不成钢的呵斥痛骂,可谓情见乎辞,使前辈上师们的音容笑貌栩栩如生地跃然纸上。从书中我们还可了知噶当派前辈大德们恬淡寡欲,离群索居,即使家徒四壁,却穷当益坚,不为世间八法所染的浩然之气

4、。并可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由此可见,本书实在是踏破铁鞋也难以寻觅的奇珍异宝。无论显宗还是密宗,虽然见解不一,众说纷纭。但在调服自心,培养出离心方面却是步调一致的。看破今生、修习无常作为本书的精要所在,对于修行人调御自心,具有深远的意义及不可估量的加持力。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能作到出淤泥而不染,不为世间羁绊所缠绕的人犹如凤毛麟角。许多所谓的修行人皈依、出家多年,却始终脱不开花花世界的诱惑,内心常存非分之想。为一些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而费尽心机,却因前世业力的缘故而始终不能偿愿。即使获得了一些暂时的圆满,

5、也时刻担忧到手的一切会如邯郸一梦,转瞬即逝。就这样在患得患失的世间八法中摸爬滚打,从未意识到自己岌岌可危的处境。常言说得好:“船到江心补漏迟”,如果一味沉湎于世间的荣华富贵而始终执迷不悟,等到鬼门关现前之时,“临时抱佛脚”已为时晚矣,只有跟随宿业的牵引,堕入恶趣的深渊,惊惶失措地接受阎罗的审判。此时若回想当年觥筹交错时的踌躇满志,就会悔恨交加,欲罢不能。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我们千万不要步此后尘,而将万劫不复的暇满人生白白断送,作出贻笑后人的荒唐行为。还有另外一些修行人虽然了知世间八法的过患,以及修行的重大

6、意义,却急功近利,好高鹜远,将自己的眼光始终盯在大圆满、大手印等等高深大法上面。一旦给他们宣讲看破尘世、忆念无常的道理,就兴趣索然、心不在焉。即使说得口干舌燥,也是对牛弹琴,白费心机。这些“区区小法”在他们高不可攀的心中始终难有一席之地。通过本书,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出离心是一切功德的安身立命之处。若没有出离心与菩提心,就算不上是真正的修行人。若没有扎实的出离心作为基础,菩提心、空性、自然本智等等一切功德,都犹如海市蜃楼,始终可望而不可及。如果仍然蔑视前辈大德的忠告,固步自封、自不量力地一味修持所谓的高

7、法。即使具有最高层次的灌顶与传承,即使鹑衣百结,啜菽饮水,在幽静的山洞中枯坐到白发苍苍。如果不具备出离心与菩提心,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就会心有余而力不足。最终一切辛劳都将如井底捞月,使自己落得无功而返的下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无数的高僧大德们都以他们的实际行动作出了最好的证明:要想获得遍知一切的佛果,必须以坚实的出离心作为基础。每一次拜读此文,都有振聋发聩之感,使我收获良多。如此美味佳肴,实在不敢独吞,为了利益现代的同修以及后代的有缘者,故借花献佛,将此文译成汉语,与大家一起分享。由于作者所处年代距今已四

8、百余年,在他之前的噶当派大德们的语言表达方式,与现代藏语有较大区别,并且在言教中包含了较多的方言土语,故显得晦涩难懂。在翻译过程中,我曾请教了众多上师,参阅了不同版本的噶当教言,如《喻法书释》、央金噶多撰写的《〈开启修心门扉〉名词解释》等等,旨在准确地表达作者原意,使大家能无谬地了知前辈上师的一番苦心,并从中受益。希望大家不要因本书的主题属于共同前行的范畴而轻视,要知道,如果能含英咀华,细细品味每一段教言,并身体力行地加以修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