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鱼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孔雀鱼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ID:8831200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8

孔雀鱼疾病的预防与治疗_第1页
孔雀鱼疾病的预防与治疗_第2页
孔雀鱼疾病的预防与治疗_第3页
资源描述:

《孔雀鱼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孔雀鱼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疾病的治疗首重预防,预防是远离疾病最好的方法.许多疾病的产生大多是饲主忽略或无细心观察所引起;因此观察是预防的第一步骤,鱼儿生病总有前兆及原因,若能在初期就发现鱼儿的不适,孔雀鱼的疾病几乎95%都能事前预防其发生.孔雀鱼是种身体强壮的鱼类,虽不易生病,但一生病往往错失先机不易治疗,就算治好也会破相.在此再强调一次(远离疾病首重预防,而预防的第一步骤便是观察).疾病的预防鱼儿在生病前会有几种行为表现便是可以观察来的;1食欲不佳                                                        孔雀鱼的喂

2、食方式采少量多餐,健康的鱼儿索食行为是十分激烈的,若突然的食欲减低,便要仅早找出原因.2鱼鳍微缩鱼鳍微缩是孔雀鱼生病的初期,严重的话,鱼鳍会整个粘在一起.3身体或鱼鳍会快速抖动鱼鳍感觉上有异物沾到使孔雀鱼会快速抖动鱼鳍,企图将其摔掉,甚至于身体会摩擦缸壁或底沙.4在水面漂浮孔雀鱼无精打采地随波逐流,虽然有反应但不太理会.5沈在缸底或角落聚集精神状态差,完全没有反应和食欲.6在水中原地摆动犹如蛇一样行为上仍有反应.7鱼鳍破损或边缘出血观察是否被攻击还是感染,所采取的方式不同.8呼吸急促腮的活动很大,甚至有合不起来的感觉.9鱼鳍上有朦胧的感觉鱼鳍的边缘有点破损白蒙雾状的

3、感觉,甚至于会在鱼鳍中央.10身体失去光泽甚至于会长霉菌或箭虫.疾病的产生几乎是饲主的疏忽所引起的,主要有六点;1温度的变化孔雀鱼虽对温度的耐性很强,但是若温太大的话是受不了的,所以饲主应该注意一天温差的变化,若温差太大时,控温器的使用是必须的;此外,刚买回来的鱼也不能即倒入水箱,应在水面上浸泡,待同温度后再放鱼.2任意并缸饲主往往为了节省空间,会将数量少的鱼合并,可是结果是造成健康的鱼病.并缸对孔雀鱼是种禁忌,到目前仍找不到合理的解释,只知道加入适量的精盐可预防.3水质变化无计划性的大量换水,尤其是在早上或晚上进行,易使水缸中的水质剧变,或在清除水槽是滤棉清洗太干

4、净或换新,使水箱中的消化菌不足,再加上投饵太多没吃完,有没将剩饵料捞出,导致水质恶化.4疾病的入侵无仔细观察便将鱼儿随意移入,造成疾病的传染,或捞过病鱼的网子与水管不经消毒便去捞健康的鱼,以及病鱼缸没有降低水位及打气量,造成飞沫传染.5器材的不合适最易发生在隔离槽,也就是产房.网目太大或太粗糙,易引起鱼儿的皮外伤,导致感染死亡.饲主有时为了防止母鱼从产房逃脱会在隔离槽上加盖,有时疏忽会使产房底于水面有加盖,导致沐浴缺氧溺死,虽有打气会有憾事发生.6对水忽略虽是自己饲养的孔雀鱼,但是因饲养密度,投饵量与换水次数不同,在使得每一缸子的水质不同.若没有对水就将鱼儿随意迁移

5、,或对水动作不完全都容易使鱼儿生病.疾病的治疗鱼儿在生病前的行为表现,往往是预防及治病的最好时机,通常可无药而愈无论以何种处理方式,请遵循下列步骤.1降低水位,注入部分新水;可减少药量,避免飞沫传染及菌落数.2将底沙或活性碳移出洗净,避免下药造成消化菌不正常运作,且活性碳会将药剂吸附掉,使药效减低.3投饵减量,非必要不开灯.4打气减弱,避免飞沫传染.5若无外伤请将病鱼移出另外处理.6水缸内若种植水草,请移出.常见的孔雀鱼病症无论是何种症状,精盐几乎可在初期将疾病抑制,所以首重观察.经验的使用最好能适时适量,千万不要无病症也加盐,那会促使病菌突变产生耐盐性,届时便不好

6、处理了.1夹尾鱼双原地摆动这种现象大都不是病菌所引起的,而是水质产生变化或对水的不良所引起,促使鱼体粘膜大量分泌造成呼吸不顺,鱼鳍紧缩;只要加入水质稳定剂或经验便可以改善此状况.2白点病身体或鱼鳍回有白色小点粘在上面,是淡水鱼常见的疾病,因于一种纤毛虫寄生在鱼体的缘故.主要是由于水质变化,水温剧变,或是鱼抵抗力弱是便会发生.一般来说,水温低于20度时较易发生.这种疾病肉眼容易辩识,因此容易察觉,以甲基蓝,日本黄药,绿药,白点客星等相关药便可轻松治愈.3烂鳍此为孔雀鱼最易发生的疾病,主要是细菌所引起,感染处会有黄白色的雾状附着物,呈溃烂状,患部会出血,且鱼鳍会呈溶解状

7、,严重时鳍条会脱落,是严重破毁孔雀鱼外观的疾病.可以以细菌性药物,日本黄药,绿药治疗.4立鳞病及腹水身体的鳞片竖立起来,使鱼看起来好象松果一样,此时腹部肿胀,严重时食欲不佳,这种疾病的感染率较低,主要是鱼双本身免疫力降低时,受细菌赶让所引起;水质恶化是主因.这种病治愈率低,主要做好水质管理才是上策,可用细菌性药物,日本黄药,绿药治疗.5水霉发病初期患部会痒,鱼双会到出摩擦身体,造成体表破损而受感染更严重.发病时患部会有类似白绵物体附着,之后会遍布全身侵蚀皮肤,也会寄生在吻端(称为口霉).严重时会瘫痪颜面神经,造成吻端无法闭合,水温低于20度时容易发病.以绿药,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