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灵胎《难经经释》七十七难—八十一难与个人理解

徐灵胎《难经经释》七十七难—八十一难与个人理解

ID:8833904

大小:3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09

徐灵胎《难经经释》七十七难—八十一难与个人理解_第1页
徐灵胎《难经经释》七十七难—八十一难与个人理解_第2页
资源描述:

《徐灵胎《难经经释》七十七难—八十一难与个人理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针灸医籍选》作业:背诵六十九到七十六难、七十八、八十一难等并理解,抽查『七十七难』曰∶经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何谓也?然∶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木旺侮土也。)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补其脾气,则能御肝,不受克贼也。)故曰治未病焉。中工治已病者,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专治肝而肝邪入脾,则脾又病,经所谓“故病未已,新病复起”者也。)故曰治已病也。[理解]“治未病”,能把握疾病传化的规律,在疾病顺五行转传他脏之前便能做好准备,『七十八难』曰∶针有补泻,何谓也?然∶补泻之法,非必呼吸出内针也。(《素·离合真邪论》云∶“吸则

2、内针,无令气忤,……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命曰泻。……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候吸引针,气不得出,各在其处,推合其门,令神气存,大气留止,故命曰补。”此呼吸出内之法,越人以为其道不尽于此,当如下文所云也。)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信其左,谓其法全在善用其左手,如下文所云是也。信其右,即上呼吸出内针也。持针以右手,故曰信其右。)当刺之时,(一本有必字)先以左手厌按所针荥、俞之处,弹而努之,(弹,指击也。努,揉也。)爪而下之,(以爪掐至肉中也。)其气之来,如动脉之状,(动其血气,则气来聚如脉口之动,此左手所候之气也。)顺针而刺之,

3、得气,(谓气至针,此针下所候之气也。)因推而内之,(推入其针,气亦从之入也。)是谓补;动而伸之,(谓摇动而引出其气也。)是谓泻。不得气,乃与男外女内;(男则候之于卫之外,女则候之于营之内。)不得气,是谓十死不治也。(候气而气不至,则营卫已脱,针必无功。十死,言无一生也。)[理解]1.押手对得气的影响,左手“爪”法,可体察是否得气;2.提插补泻:气至推内为补,气至外摇为泻;3.针刺无效:不得气,病人已危。『七十九难』曰∶经言迎而夺之,安得无虚?随而济之,安得无实?虚之与实,若得若失;实之与虚,若有若无,何谓也?然∶迎而夺之者,泻其子也;随而济之者,补其母也。(迎随,

4、解见七十二难。经语见《灵·九针十二原篇》。按此,子母即以本经井、俞所属五行生克言,非如七十五难指五脏所属子母也。)假令心病,泻手心主俞,是谓迎而夺之者也;补手心主井,是谓随而济之者也。(心病属火,本当取荥。阴受气于五脏,其经气从俞及荥、及井,泻俞则迎其来处而夺之,俞属土,心之子也;补井则随其去处而济之,井属木,心之母也。)所谓实之与虚者,牢濡(一作濡牢)之意也。气来实牢者为得,濡虚者为失,故曰若得若失也。(气,指针下之气也。其气来而充实坚牢为得,濡弱虚微为失,言得失则有无在其中矣。)[理解]1.迎夺泻、随济实的广义含义:五行补母泻子;2.虚实对应气感『八十难』曰∶

5、经言有见如入,有见如出者,何谓也?(二句经文无考)然∶所谓有见如入者,谓左手见气来至,乃内针,(即七十八难所谓“动脉之状”是也。滑氏谓∶“有见如入下当欠有见如出四字。”)针入见气尽,乃出针。(气尽,其气来而复散也。)是谓有见如入,有见如出也。(滑氏《本义》∶“如读若‘而'”,古字通用。)[理解]进针出针的原则:得气进,气散出『八十一难』曰∶经言无实实,无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言实者宜泻,而反补之;虚者宜补,而反泻之;不足者,反损之;有余者,反益之,皆误治也。经文见《灵·九针十二原篇》。)是寸口脉耶?将病自有虚实耶?(一作也。言所谓虚实者,不知其指脉言,抑指病言也

6、。)其损益奈何?(言其损益之法,将何如而得也。)然∶是病,非谓寸口脉也,谓病自有虚实也。假令肝实而肺虚,肝者木也,肺者金也,金木当更相平,(说详七十五难中。)当知金平木。(言当泻南方、补北方也。)假令肺实而(一作故知两字。)肝虚,微少气,用针不补其肝,而反重实其肺,(如此则肺益甚,而肝益虚矣。)故曰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此者,中工之所害也。(害,谓不惟不能治其病,而反害其人也。)[理解]虚虚实实之戒:实而补之,虚而泻之(结合泻南补北举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