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湿地植物的种类及特点

常见的湿地植物的种类及特点

ID:8836235

大小:25.8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09

常见的湿地植物的种类及特点_第1页
常见的湿地植物的种类及特点_第2页
常见的湿地植物的种类及特点_第3页
常见的湿地植物的种类及特点_第4页
常见的湿地植物的种类及特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常见的湿地植物的种类及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常见的湿地植物的种类及特点品种名应用类型高度(cm)数量(万株)特点花叶芦竹观叶30-50;100-2003;2 花叶芦竹又名斑叶芦竹,禾本科芦竹属植物。叶层具有美丽的条纹,富于变化。初春乳白色间碧绿色,仲春至夏秋金黄色间碧绿色。植株高1.5米左右。宜在湿地或浅水中栽培。用分株法繁殖。花叶水葱观叶100-1505花叶水葱水葱的变种。茎杆黄绿相间,非常独特,美丽。此水葱更具观赏价值。对土壤、气候的适应性很强。可分株繁殖。花叶香蒲观叶30-603花叶香蒲:香蒲科香蒲属多年生草本,株高100-120厘米,叶剑状、直立、墨绿、花黄色,花期

2、5-6年。喜生于浅水中。特点:花美,剑状叶更美,是水生花卉中的娇子。黄菖蒲观花50-10010菖蒲天南星科菖蒲属多年生草本,株高50-80厘米,叶基生,剑状条形,无柄,绿色。稍耐寒,华东地区可露地越冬。可栽于浅水中,或作湿地植物。是水景园中主要的观叶植物。再力花观花、观叶80-1501再力花大型直立性水生植物,株高1-2米,地下根茎发达,根出叶。叶长卵形,先端突出。叶柄极长,夏至秋季开花,小花紫色,苞片状形飞鸟,甚优美。适于水池湿地种植美化。原产北美洲、墨西哥。为珍贵水生花卉。水生美人蕉观花100-15010水生美人蕉美人蕉科美人

3、蕉科系南美引进品种,原生长于天然池塘湿地中,叶片大,阔椭圆形,叶色为黄绿相间的花叶及紫色叶。是大型的水生花卉,花期6-10月。香蒲观叶100-15010香蒲(水烛)――  香蒲科香蒲属植物。高1.5-2.5米。地下茎直立粗状,叶片条形,长1米左右,宽0.8-1米,光滑无毛。蒲棒(雌花序)长约20cm,香蒲叶片挺拔,花序粗壮可观,常用于水面绿化。千屈菜观花各种规格40千屈菜千屈菜科千屈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00厘米左右,茎四棱,多分枝。无柄穗状花序顶生,小花多数密集,紫红色,花期5-9月。喜光,浅水中生长适宜。特点:成片栽于池边

4、,夏秋季成片紫红色花序,好不热闹。深秋时叶色转红,霜重色浓。石菖蒲观叶 2石菖蒲――多年生草本,有香气。叶剑状线形,长30~50cm,宽2~6cm,无中脉。佛焰苞叶状,长7~20cm,肉穗花序狭圆柱形,长5~12;花两性,淡黄绿色;花被片6;雄蕊6。浆果倒卵形。花期5~7月,果期8月。生于山沟、溪涧潮湿流水的岩石间,或泉水附近。伞草观叶50-1003旱伞草莎草科莎草属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壮。茎丛生,无分枝,高80-120厘米,叶聚生于茎顶,扩散成伞状,喜水湿环境,适合种在溪流湿地上。独特的伞状叶形为水景园带来特别的意境。欧慈姑观叶

5、、观花30-505欧洲大慈菇――  泽泻科慈菇属植物。株高达1米,根状茎圆形,叶基生,为三角形箭状。花白色,花期6-9月份。用球茎或顶芽繁殖。在湖边、池塘中的浅水中生长良好,宜与其它植物搭配作水面或池边的绿化材料。泽泻观叶30-6010泽泻,又名水车前,水白菜,泽泻科。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叶椭圆形。大型圆花序,小花白色,径约1cm.花期7-8月。果期8-9月。可用于公园浅水边的绿化。红莲子草地被 1万平方米 欧洲芦荻观叶40-6010 水生草皮草皮 1万平方米 海寿观叶100-200 直立性水生植物。叶具长柄,枪矛状三角形至卵形

6、,基部心形。5月至10月开花,穗关花序,花茎顶端着生上百朵紫色小花,甚为优美。适于水池、湿地及河塘美化。睡菜 20-30 多年生挺水草本。叶基生,三出复叶。总状花序,小花白色,径约0.8cm。花期6月。果期7-8月。用分株、播种繁殖。可用于公园里浅水边的绿化,亦可做鲜切花。长瓣金莲花观花60-140 多年生湿生草本。花单生,金黄色,径约3-5cm。花期6-8月。果期8-9月。用分株、播种繁殖。可用于湖畔、河边、池岸的绿化。茶菱观花40-60 多年生浮水草本,浮水叶肾关卵形或心形。花白色或蓝色,长2-2.5cm。花期7月。果期8-9

7、月。用分株、播种繁殖。可用于池塘、湖面绿化,亦可用用于缸栽观赏。一支箭 10-16 多年生湿生蕨类,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营养叶倒披针形或矩圆状披针形。孢子囊穗狭条形,长2-3cm。用分株、孢子繁殖。可用于点缀盆景或做湿地的地被植物。工湿地植物的选择与配置浏览次数:7日期:2010年8月17日  随着环境保护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湿地功能也有了广泛的认识。湿地作为"地球之肾",担负着对地球自然水体的净化和处理功能。由于城市中天然湿地的逐渐减少和消亡,因此人工湿地以其独到的优越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发展。  人工湿地系统水质净化技术作为一

8、种新型生态污水净化处理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在人工湿地填料上种植特定的湿地植物,从而建立起一个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当污水通过湿地系统时,其中的污染物质和营养物质被系统吸收或分解,而使水质得到净化。  人工湿地系统水质净化的关键在于工艺的选择和对植物的选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