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神拜佛与立身做人

求神拜佛与立身做人

ID:8837466

大小:19.3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09

求神拜佛与立身做人_第1页
求神拜佛与立身做人_第2页
求神拜佛与立身做人_第3页
求神拜佛与立身做人_第4页
资源描述:

《求神拜佛与立身做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版权归著作人所有,转载、复制、翻录、印刷必究。求神拜佛与立身做人(前昀)时下,求神拜佛在民间较为盛行。求长生不老长命百岁的有之,求仕途顺畅兴旺发达的有之,求生意兴隆财源广进的有之,求人丁兴旺子孙满堂的有之,求婚姻美满喜结良缘的有之,求消灾灭祸出入平安的有之;还有求赌博只赢不输的有之,求欠账不还的有之,求违法不纠的有之,求什么的都有呢。有的人一求就灵验,有的人求十次也难得灵验一次,这样就有了求神的学问,这门学问研究的范畴很广,诸如:哪里的神最灵?什么时间求神最灵?什么方法拜神最好?带什么贡品?烧什么香?和什么人一起去比较合适?

2、进多少香火钱好?怎么和神交流(怎么让神知道自己的想法)?求完神之后又该怎么做?平日里怎么对待神以及怎么践行自己对神的承诺?我们之所以敬仰神,是因为神是正义的化身并有超乎寻常的力量。有超乎寻常力量的不一定都是神,也可能是妖。那么,什么是神呢?神是人们心目中一种超乎自然的意念,是善良的人们追求的一种美好精神境界或者心灵奇托。自古以来,人们就向往实现人类社会的富足、文明、民主、公平、平等、安宁、祥和,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太长太长了,过程太艰难太艰难了,以至于有不少人对此失去了信心,而把实现这一目标的希望寄托于神仙,祈求有这些法力无

3、边公平正义的神仙来帮助我们完成我们无法完成的梦想。其实这也可以理解为我们先人的一种智慧,他们塑造了一个高大而美好的、睿智而正义、具有无限正能量的形象,树立起了一个万人敬仰的楷模,让人们膜拜、向往、学习和模仿,这样的潜移默化,总有一天,我们所有人的精神境欧阳乾云文案版权归著作人所有,转载、复制、翻录、印刷必究。界都会达到神的高度(真有那么一天,我们的社会就成了所有人都感到幸福的社会了)。有的人是无神论者,他们可能会说:我不相信有什么神灵,我也不会照着神说的话去做。可以,但他必须按照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去做,因为这是最高级别的神,

4、普天下所有的人都信,都视之为言行的准则。如果有人说:我只信神,不信法律。我们相信他心中的那个神可能是他自己凭空想象出来的,那是一个幌子,一种骗人的把戏而已。如果还有人说:谁相信法律谁就得完蛋,谁相信我的神才能保平安。你信吗?其实,天下的所有神皆为我们应该敬奉的神,心诚则灵。只要你心中装着神(你有追求、有向往、愿意为此付出努力),哪儿的神都会庇护你,天下的神是公平的,天下的神是至善至美的,你需要得到帮助的时候,神永远都不会袖手旁观。关键的是你是否真诚。敬神也不必拘泥于在传说中的那些时间段。求神拜佛的其他细节也都由个人的经验和喜

5、好来定的。一次,我和一个朋友偶尔谈起求神拜佛的事,朋友说起了还愿。是啊,神帮助了我们,我们不要忘记了神的恩德,神不期盼人们的报答,神是不需要子民的报答的,但是作为敬仰神的人来说心存感念是应该的和必须的,只有心存感念,你才能把神的教诲牢记在心中,才不会忘记你对神的承诺,你的言行才不会偏离正确的方向。而不能简单认为去年去拜了佛,今年要还愿,还了愿才会得到神保佑。所谓还愿,就是你要把你一年(或一个阶段)来是怎么做人做事的向神汇报欧阳乾云文案版权归著作人所有,转载、复制、翻录、印刷必究。一下,有做错的地方要祈求神的宽恕,而不能一味地

6、求神保佑你怎么怎么如此这般的发财、升官、交好运,佛不会答应任何人违背神的意愿或者有损他人利益的无理要求。因此,还愿是我们向佛汇报某个阶段我们践行对佛的承诺的情况以及我们对这一践行过程的回顾和总结。2013年3月1日,一个罪恶的生命——糯康终结了,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他居然也是个佛教徒!他也曾祈求佛保佑他,但他只想从佛那里得到他想要的,却不履行对佛的承诺,盘踞金三角无恶不作,还制造了震惊中外、令人发指的湄公河105惨案。大家都知道,佛教导人们行善积德,有严格的清规戒律:不杀生、不奸淫、不偷窃、不欺诈。可糯康什么坏事都做,这样的人佛

7、岂能原谅?需记住:举头三尺有神明!坏事千万别做。佛讲因果报应。人不能做坏事,做了坏事是要遭到报应的。有关因果报应的事例可谓数不枚举。有的时候有的人做了坏事却没有立马遭到报应,他们可能会庆幸是神灵在保佑他或是以为根本就没有因果报应这回事。无知啊!神怎么会保佑和容忍邪恶呢?!不是不报,是时候未到!有些人起初并不信仰神,也不拜佛,可是他们经受不住世上的利益诱惑,做了不该做的事情,这个时候他们感到有罪孽或是罪孽深重,他们需要得到神的帮助为他们消业,他们以为从此可以万事大吉,神会保佑他们平安了。事实可能不是这样的,发展的结果是要看消业

8、的程度的。用因果报应的思想来引导人们抑恶扬善,是为了促使人们能够长久的坚持行善积德、抑恶扬善,因为只有长久的坚持才欧阳乾云文案版权归著作人所有,转载、复制、翻录、印刷必究。能修得正果。一个谨慎小心做人认真踏实做事的人需不需要消业呢?回答是肯定的。我们知道我们的今生,但我们不了解我们的前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