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各城市名称的由来

浙江省各城市名称的由来

ID:8843053

大小:5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09

浙江省各城市名称的由来_第1页
浙江省各城市名称的由来_第2页
浙江省各城市名称的由来_第3页
浙江省各城市名称的由来_第4页
浙江省各城市名称的由来_第5页
资源描述:

《浙江省各城市名称的由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浙江省各(市)县名字的由来杭州市:杭州古称钱唐。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废钱唐郡,置杭州,杭州之名首次在历史上出现。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高宗南渡至杭州,升杭州为临安府。绍兴八年(1138年)南宋正式定都临安,历时140余年。民国元年(1912年)以原钱塘、仁和县地并置杭县。民国十六年(1927年),析出杭县城区设杭州市,杭州置市始此。上城区:南宋皇城居南,后习惯以南为上,故名。1949年置上城区。下城区:1949年建下城区,在故皇城北,以南为上北为下习称得名。西湖区:以境内有西湖而得名滨江区:位于钱塘江南岸,以濒临钱塘江而得名江干区:因地处钱塘江北岸,故名江干

2、。拱墅区:以境内有拱宸桥、湖墅而得名。萧山区:因县治西部有萧山而得名。《汉书·地理志》余暨县名之下已有记载,其来历是当年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战败,率剩下兵卒停留于此,四顾萧然,故称此山为萧然山,亦名萧山。余杭区:《太平寰宇记》卷93杭州余杭县引《郡国志》云:夏禹东去,舍舟船登陆于此,乃以为名。建德市:建德县名因封建德侯而来,取建功立德之义。富阳市:古称富春,东晋太元十九年(394),为避简文帝生母太后郑阿春讳,更名为富阳,富阳之名始于此。临安市:据《太平寰宇记》卷93杭州临安县:“临安山,县取此为名。”桐庐县:《方舆胜览》卷5建德府《山川》载:桐君山“在桐庐。有人采药结

3、庐桐木下,人问其姓,指桐木示之,因山名桐君,郡曰桐庐”。淳安县:明《嘉靖淳安县志》卷1《风俗》称:“兹邑旧以淳而易安得名” 宁波市:宁波古称为“鄞”,春秋时为越国境地,秦时属会稽郡的鄞、贸阝、句章三县,唐时称明州。公元821年,明州州治迁到三江口,并筑内城,标志着宁波建城之始。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取“海定则波宁”之义,改称宁波,一直沿用至今。江北区:因地处甬江、余姚江北,故名。海曙区:因区内有一座建于唐代的鼓楼——“海曙楼”而得名。江东区:因地处奉化江、甬江东岸,故名。北仑区:因北仑港得名,北仑港是以港中一小岛北仑岛而命名。镇海区: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

4、),在鄮东甬江口建望海镇,为镇海建制之始。后梁开平三年(公元909年)改望海镇为望海县,未几改为定海县。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8年)定海县改名镇海县。鄞州区:据《读史方舆纪要》卷92宁波府奉化县:鄞城“县东五十里。志云,夏有鄞子国,以赤堇山为名。堇,草名也,加邑为鄞”。县以赤堇山为名。余姚市:《水经·沔水注》:余姚县“因句余山以名县,山在余姚之南、句章之北也”。据《越绝书》卷8载:“越人谓盐曰余。”余姚亦为古越语地名。《史记·五帝本纪》正义:“顾野王云,舜后支庶所封之地。舜姚姓,故云余姚。”慈溪市:宋乾道《四明志》卷16《慈溪县志·水》载:“慈溪县南三十里,与大隐

5、山接,本曰大隐溪。里有董黯,生后汉时,性笃孝。母寝疾,好饮此溪水,每思之,恐不常得,黯遂筑室溪滨,板舆就养,厥疾乃痊,因名溪曰慈溪,后乃以名县。”。奉化市:据《大明一统名胜志·浙江宁波府志胜》卷5载:奉化县以其民淳,易于遵奉王化,故名。象山县:《读史方舆纪要》卷92宁波府象山县:象山“在县治北,形如伏象,县以此名”。宁海县:西晋太康元年(280年)置宁海县,由于沿海之地饱受海浪不宁之苦,取海静境宁之意。 温州市:顺帝永和三年(138)析章安县东瓯乡置永宁县,县治贤宰乡(今永嘉县瓯北镇)。是为温州建县之始。公元323年,东晋明帝设永嘉郡,“永嘉”两字是水长而美的意思。置

6、永嘉郡的同时,郭璞选城址建城,称“斗城”。相传建城时有白鹿衔花而过,故又称“白鹿城”,简称鹿城.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改称“温州”。取虽隆冬季节仍很温暖,故名温州.鹿城区:相传东晋太宁元年(公元323年)置永嘉郡筑城时有白鹿御花之瑞,故名。龙湾区:1984年12月并近郊状元镇、龙湾乡及瓯海县永中镇2村置龙湾区,以境内龙湾乡得名。瓯海区:温州古称瓯,瓯江口习称瓯海,1981年析原温州市郊5区置瓯海县,1992年3月9日设立瓯海区瑞安市:三国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建县之始,县名罗阳,吴宝鼎三年(268年)被更名安阳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称安固县,清乾

7、隆《浙江通志》卷8《建置》载:“唐天复三年(902)有白鸟栖县之集云阁,以为祥瑞,遂改名瑞安武肃王闻于朝,诏改今名。”乐清市:传春秋周灵王太子晋乘鹤至箫台山上吹箫,“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因以名县。民国《乐清县志》卷1《邑里志》:“邑取大乐正造士,小成七年,大成九年之义,因名乐成。”后梁钱氏以避梁祖讳改名乐清。洞头县:因洞头山(岛)得名。永嘉县:公元323年,东晋明帝设永嘉郡,“永嘉”两字是水长而美的意思。民国《永嘉县志》卷2《舆地志·山川》:瓯江“在府城望江门外,一名永宁江,一名永嘉江,一名蜃江”苍南县:因处于玉苍山之南,又由江南(垟)平原,故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