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中沉淀的池设计

污水处理中沉淀的池设计

ID:8848278

大小:1.40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4-09

污水处理中沉淀的池设计_第1页
污水处理中沉淀的池设计_第2页
污水处理中沉淀的池设计_第3页
污水处理中沉淀的池设计_第4页
污水处理中沉淀的池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污水处理中沉淀的池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沉淀一、沉淀的基本理论1沉淀的作用沉淀使水中悬浮物质(主要是可沉固体)在重力作用下下沉,从而与水分离,使水质得到澄清。在各种水处理系统中,沉淀主要用于:①化学处理与生物处理的预处理;(沉砂池、初沉池)②化学处理或生物处理后,分离化学沉淀物、分离活性污泥或生物膜;(二沉池)③污泥的浓缩脱水;(浓缩池)④灌溉农田前作灌前处理。2沉淀的类型(1)自由沉淀(2)絮凝沉淀(3)拥挤沉淀(4)压缩沉淀3沉速公式(自由沉淀)(a)Re<1时,颗粒下降引起周围水流扰动,处于层流状态,用斯托克斯公式:(b)1

2、起周围水流扰动,处于过度状态,用阿兰公式:(c)103

3、主要用来进行水中颗粒分析用,而不用于计算沉淀速度,沉淀速度可以通过试验很容易测出。(5)从公式中可以看出颗粒与水的密度差决定了颗粒能否沉淀以及沉淀速度,此外,d与μ对沉淀速度也有重要影响,特别是d,增大d或降低μ,均有助于提高沉降速度。4沉淀试验与沉降曲线直径Φ100mm,工作有效水深(由溢出口下缘到柱底的距离)H=1500mm或2000mm的沉淀实验柱。水样的悬浮物浓度即为实验水样的原始浓度c0静置沉淀,5、10、20、30、60、120min时,从实验柱中部取样口取样测试悬浮物浓度c沉淀速度为;沉降效率为画出E-t

4、和E-u的关系曲线。总去除效率:剩余率,u

5、一一沉淀池容积;t一一污水在沉淀池内停留时间;Q一一进水流量;A一一沉降区平面面积;x0一一沉速小于u0的颗粒的百分比。通常称沉淀池进水流量与沉淀池平面面积的比值为沉淀池表面负荷,又称过流率,用符号q表示。它与u0在数值上是相同的(但单位不同)。总去除率:沉淀池的沉降效率仅与颗粒沉速或沉淀池的表面负荷有关,而与池深和沉降时间无关。在可能的条件下,应该把沉淀池搞得浅些,表面积大些,这就是颗粒沉淀的浅层理论。在应用静态沉淀实验资料进行沉淀池设计和核算时需加以修正,可按下式考虑:式中,q0、u0、t0分别为静态沉淀实验的表面

6、负荷、最小沉速和沉降时间;qd、ud、td分别为沉淀池的设计表面电荷、最小沉速和沉降时间。二、沉砂池的构造与工作特征沉砂池的功能是从污水中分离相对密度较大(约2.65)的无机颗粒,例如砂、炉灰渣等。一般设在泵站、沉淀池之前。1.平流沉砂池平流沉砂池结构简单,截留效果好,是沉砂池中常用的一种。图2-14平流沉砂池工艺图设计和核算时,应考虑下列各项内容①污水按自流方式流人池内时,应按最大设计流量计算;②当污水用泵抽送入池内时,应按工作水泵的最大组合流量计算;③沉砂池座数或分格数不应少于2个,按并联设计,当污水量较少时,可考

7、虑一格工作,一格备用。④设计参数按去除砂粒粒径大于0.2mm、密度约为2.65而定。设计和运行时,采用的主要技术数据如下:①池内最大流速为0.3m/s,最小流速为0.15m/s;②水在池内停留时间一般为30~60s;③有效水深不应大于1.2m,一般采用0.25~1.0m,每格宽度不小于0.6m;④贮砂斗容积一般按2d内沉砂量考虑,斗壁倾角55~60°,沉砂含水率约为60%,容重1.5t/m3。生活污水按0.01~0.02L砂/(人·日)计,城市污水按1.5~3.0m3砂/(105m3水)计。⑤沉砂池超高不宜小于0.3m

8、。计算公式:长度水流断面:池总宽度:沉砂斗的容积:或沉砂池的总高度:验算:2.曝气沉砂池与普通沉砂池相比具有下列优点:①沉砂池中有机物含量低,不易腐败;②有预曝气作用,可脱臭,改善水质,有利于后续处理。曝气沉砂池1曝气沉砂池2桥式吸砂机螺旋式洗砂机设计参数:水流在池内停留时间为1~3min水平流速0.1m/s池中水的旋流速度在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