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论文基尼系论文:基于基尼系数测算法的中国教育公平的代际比较

教育公平论文基尼系论文:基于基尼系数测算法的中国教育公平的代际比较

ID:8848323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09

教育公平论文基尼系论文:基于基尼系数测算法的中国教育公平的代际比较_第1页
教育公平论文基尼系论文:基于基尼系数测算法的中国教育公平的代际比较_第2页
教育公平论文基尼系论文:基于基尼系数测算法的中国教育公平的代际比较_第3页
教育公平论文基尼系论文:基于基尼系数测算法的中国教育公平的代际比较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育公平论文基尼系论文:基于基尼系数测算法的中国教育公平的代际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教育公平论文基尼系论文:基于基尼系数测算法的中国教育公平的代际比较[摘要]文章以教育公共资源在特定一代人中的分配情况为视点,选择教育基尼系数作为教育公平程度的量化指标,估算了1996~2006年间我国教育公平的变化情况,得出我国教育公平逐步合理的趋势并分析了原因。  [关键词]教育公平基尼系数代际比较    对教育公平的研究主要关注教育资源在不同特征人群之间的分配,指标通常为不同性别、民族、地区人口的入学率、教育硬件条件、师资水平等。本文所讨论的教育公平问题是教育资源在特定一代人中的分配是否均等,如果多数教育公共资源在同一代人中被少数人占有,则认为教育是

2、不公平的。  一、研究的相关说明  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仑兹曲线找出了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用来描述收入整体差距程度的指标,这个数值被称为基尼系数。在研究中,笔者主要采用了AlainMingat和Jee-PengTan于1985年提出的用基尼系数分析教育经费投入的方法,并根据我们能获得的数据条件进行了改进。根据这种方法,笔者计算出1996~2006年教育公平的基尼系数,并分析了我国教育公平的变化趋势。  (一)研究样本  笔者将特定一代人按最终教育程度划分为不同的群体。其中,最终教育水平较高的人占有较多的公共教育资源。这是因为最终教育水平较高的

3、人受教育的年限较长,且较高水平的教育中生均年教育投入量较大。这决定了这种教育公平的两个重要因素是这一代人中的受教育程度分布结构和各类教育中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情况。由于我们无法追踪个体受教育情况,我们分析了在t年(t=1996~2006)内学龄儿童未受教育的人口比例、受教育程度终止于小学文化程度人口比例(指小学毕业且未接受初中教育的人口占学龄总人口比例,下同)、受教育程度终止于初中文化程度人口比例、受教育程度终止于高中文化程度人口比例以及从当年开始接受大学文化程度人口比例。同时笔者考察了当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生均投入金额(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生均投入=国家财

4、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在校生人数)。选择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指标而不是教育经费总投入指标,主要是考虑到涉及教育公平的主要问题是公共财政投入问题,而私人部门的投入本来不属于社会公共教育资源的范畴。  (二)假设条件  本文假定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教育的时间长度分别为6年、3年、3年和4年,这符合我国多数受教育者的情况。因为统计年鉴中并没有独立报告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的结构,因此仅以本科教育学制作为代表。一个从未受过教育的人所享受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为0,一个小学教育程度的人享受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为每年生均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额×6,一个初中文化

5、程度的人享受到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则在小学教育程度的人所享受到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额加上初中三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以此类推累加。显然,教育水平越高的人享受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额越高,也即这部分人享受了更多的公共教育资源。根据以上数据,我们分别计算出2006年未受教育、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教育程度这几类人享受的累积公共教育资源的比重。由此绘制出2006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洛仑兹曲线,并计算出基尼系数为0.22。  (三)研究的有效性  因为人们拥有的受较高层次教育的机会随着教育的发展而扩张,而t年时所统计到的最终教育水平为高中文化程度的

6、比例则反映了更早的一代人接受高中教育的情况,以t年这一时间点上的受各程度教育人数比起近似计算这一代人受教育水平结构显然低估了较高层次的受教育程度的人数比。同时由于没有单独报告研究生教育数,使得大学教育的资源分布也存在一定的系统性偏误。由于我们无法对全样本的个体进行追踪调查,因而这种低估是难以避免的。但是笔者最终衡量教育公平程度的指标——教育公平的基尼系数是一种序数性指标,因此在对每年的数据采用同样的方法估计的情况下,教育公平的基尼系数仍然能够有效地反映教育公平程度的变化趋势,这种低估并不影响我们分析的有效性。  二、研究的相关结果  按照以上方法,笔者根

7、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计算得到了每百位学龄人口中受各种教育程度,以及各类教育学校中每年生均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量,从而计算得出1996~2006年我国教育公平的基尼系数。  从28页图可以看出,1996~2006年,我国教育公平的基尼系数逐年下降。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表示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差距悬殊。如前文所述,2006年的教育公平基尼系数0.22并不能绝对表明教育资源在不同特征群体的分配是公平的,但至少可以证实,我国公共教育资源由1996年时的少数

8、人占有逐渐发展到2006年时较为平均地分配到一代人中。      三、教育公平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