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格式及评语要求

译文格式及评语要求

ID:8854519

大小:372.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4-09

译文格式及评语要求_第1页
译文格式及评语要求_第2页
译文格式及评语要求_第3页
译文格式及评语要求_第4页
译文格式及评语要求_第5页
资源描述:

《译文格式及评语要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原工学院××××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外文译文毕业设计(论文)译文题目名称:(写译文题目)院系名称: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0×年×月12中原工学院××××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外文译文指导教师批改要求:1.译文工作是把外文翻译为中文,选题必须与论文方向一致,外文作者应为外国作者,中英文内容相互对应。2.在中英文结尾处均标明原文出处,标注方法见附例。3.字数要求:3000汉字或15000个印刷符号。4.排版要求:按照毕业论文正文要求格式排版。5.装订顺序:汉语翻译在前,英文原文在后,英文部分也可以是原文复印件。6.教师应根据译文内容是否与毕业论文相关、翻译是

2、否准确、语言是否通顺、逻辑是否合理等方面对毕业生的翻译工作质量给出评价,写出100字左右的评语,并签名。请用红笔书写。7.译文不单独计分,与毕业论文(设计)一并综合评分。12中原工学院××××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外文译文附例:风险导向审计研究PiePierce,B.,Sweeney,B.近几年来,审计行业面临的风险正在日益增大,国内外相继出现了一些会计舞弊事件,如:美国的“安然”、“施乐”,国内的“原野”、“琼民源”、“红光”等,审计人员由此涉及的案件也成千上万,赔偿的金额更难以估计,甚至有人称审计职业界进入了“诉讼爆炸”时代,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因诉讼而倒闭或陷入困境,

3、这使审计人员清醒地认识到,在商业竞争十分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审计职业界所面临的商业风险已越来越大,审计职业必须设法降低这种商业风险水平。为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规模地修订审计准则,在实践中产生了一种以风险评价为中心的审计模式,并在实务中得到广泛应用。一、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社会基础(一)高风险的审计执业环境是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直接原因。众多企业的倒闭,已审报表的使用者将经营失败等同于审计失败。他们认为企业濒临破产,注册会计师进行财务报表审计时就应提前发出警告,这样审计人员与公众期望的差距越来越大。期望差距的加大,表明社会公众对审计的需求日益增加,

4、为弥补审计期望差距就得寻找途径,主动出击,迎合这种需求,须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即承担更大的查错防弊责任。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业务的复杂化和计算机的应用,会计、审计业务趋于复杂;险恶的企业经营环境必然意味着严峻的、高风险的审计执业环境,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审计技术——风险导向审计。(二)严格的法律环境是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外部驱动力。现代社会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契约经济,各种契约界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法律保护契约双方,一切纠纷的处理需通过法律的手段解决。证券法对保护投资人利益的责任意识越来越强,因而当投资人的利益受到伤害时,被投资企业破产倒闭,投资人无力投资,债务人收

5、回债务无望时,极有可能诉讼注册会计师。(三)会计师事务所经济压力和组织形式是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内在驱动力。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会计师事务所要生存必须降低审计成本,寻找一种成本小而效率高的方法模式。面临着审计严峻的执业环境,审计人员不得不选择全新的审计模式——12中原工学院××××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外文译文风险导向审计。风险导向审计将降低审计风险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理智地分析并重视审计风险产生的各个重要环节,一旦认为审计风险已经控制在可容忍的范围内,就发表审计意见。风险导向审计为更有效地控制和提高审计效果和效率提供了完整的结构,有利于进一步弥合公众期望差距,减轻审计人

6、员的责任,使审认人员由被动地承受审计风险到主动地控制审计风险。二、风险导向审计的主要程序(一)实施分析性程序。确定重要性标准,初步评价可接受审计风险和固有风险,了解内部控制结构和评价控制风险。(二)依据审计风险模型,确定检查风险水平,制定审计总体计划和具体计划。(三)如果初步评价控制风险水平较低,则实施控制测试,依据结果确定是否扩大交易的实质性测试。如果初步评价控制风险水平较高,则应直接转入交易的实质性测试,评价财务报表的可能性。(四)实施分析程序和账户余额的实质性测试。在该种模式下,除采用账项导向审计和系统导向审计模式下的审计方法外,还大量采用分析性程序的方法,如趋

7、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绝对额比较法、垂直分析法等。 三、风险导向审计的特点风险导向审计与传统的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相比较,具有如下四个方面的特点:(一)全面、动态地考虑风险因素。审计业务的整个过程一般可以被划分为接受审计委托、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和审计报告四个阶段。在制度基础审计中,审计师通常在计划阶段确定期望审计风险和固有风险;在实施阶段中的符合性测试阶段确定控制风险,并在符合性测试结束后和实质性测试开始前,根据已确定的期望审计风险、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值计算出检查风险的值,从而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在该种模式下,期望审计风险、固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