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双周考评10月23日

高二政治双周考评10月23日

ID:8855026

大小:19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09

高二政治双周考评10月23日_第1页
高二政治双周考评10月23日_第2页
高二政治双周考评10月23日_第3页
高二政治双周考评10月23日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双周考评10月23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二政治第四次双周考试题1.《淮南子·人间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的三位弟子在某方面都比孔子强,但用颜回之“仁”、子贡之“辩”、子路之“勇”换孔子之“道”,孔子并不愿意。这里所说的“道”,指的是()A.对自然万物的迷惑和惊讶B.认识改造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方法C.对世界必然性的正确认识D.关于思维和存在关系的科学回答2.中国高铁在短时期获得如此大的成绩,离不开具有“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高铁模式”,更离不开中国人永不服输、坚持不懈的拼搏精神。这说明()A实践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B正确意识可以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C发挥主

2、观能动性要以改变客观规律为基础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3.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该诗所蕴涵的哲理是()A.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B.自然界和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D.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4.“科学思维应该天马行空,科学研究必须脚踏实地”。最能概括这一观点的是()A.既要有创新意识,又要求真务实B.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C.既要尊重权威,又要学习书本知识D.要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5.

3、2010年7月16日在北美正式上映的《盗梦空间》连续三周蝉联北美票房冠军,并获得了观众的广泛好评。在影片中男主人公不仅可以进入别人的梦境对其植入思想,而且认为这些思维的能量是不可限量的——人们靠思维就可以建造城市,可以穿越时空,人们甚至可以通过思维来进行犯罪。这反映了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②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③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④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6.清朝诗人翁格在《暮春》中写道:“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诗句蕴涵的哲理是(  )①世界是运动的

4、②物质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③自然界的变化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④在客观规律面前,人是无能为力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图3中两个市场调查员对同一地区的调查之所以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是由()①反映客观世界的侧重点的不同决定的②意识反映客观世界的主动创造性的不同决定的③是否如实反映客观对象决定的④是否实现了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统一决定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依据人物性别、年龄、职业、身份、性格和创作者对人物的褒贬不同,京剧的行当可以划分为生、旦、净、末、丑。每一行当都有不停地脸谱造型,这些脸

5、谱是对社会生活中形形色色人物形象进行抽象概括后艺术加工。用哲学的语言来说()A.艺术源于艺术家的主观创作   B.客观现实以艺术作为摹本  C.艺术是对客观现实能能动的反映  D.客观现实是对艺术的再创造9.2010年中秋节当天,《人民日报》刊出一篇名为“今年中秋月更明”的评论员的文章。“今年中秋月更明”说明:()①人们的感受完全是主现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②人们的意识对对象的反映具有主观特性③人们任识对象的过程就是创造对象的过程④人们的认识既源于原型又不拘泥于原型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10.许多老师反映:有不少学生把网络

6、语言照搬到作文和日记中,如“PK(对决)”“PF(佩服)”“7456(气死我了)”等等。针对这一现象,专家认为:一个民族的书面语言必须规范,一些网络语言只是民间语言,只有经过社会生活和经典作家的选择与运用,最终得到社会的承认,才能作为书面语言使用。这说明()①认识并非都是客体的反映②认识应该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③认识活动同样是社会性的活动④经典作家的工作决定着书面语言的发展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D.②④11.图7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这表明()A.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B.人们的认

7、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题决定的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D.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12、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对煤的使用价值的认识经历了“黑色的石头用来垒墙”、“能自燃是重要的燃料”、“能从中提取上百种化学元素,是重要的化工产品”等的漫长过程。人类对煤的使用价值的认识过程,体现的哲理是:()①认识在实践中多次反复而无限发展②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③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④创新是对既有理论的突破和抛弃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13.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的发展观在变,从“发展才是硬道理

8、”到“发展是第一要务”,再到今天的“科学发展观”。这体现了()①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发展动力②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永无止境③任何真理终究要被推翻,真理与谬误没有严格的界限④一切都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