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蔬菜种植技术五要点

补肾蔬菜种植技术五要点

ID:8855476

大小:2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09

补肾蔬菜种植技术五要点_第1页
补肾蔬菜种植技术五要点_第2页
资源描述:

《补肾蔬菜种植技术五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补肾蔬菜种植技术五要点补肾菜,学名HibiscusesculentusL.,为锦葵科(Malvaceae)秋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以采食嫩果为主,叶、芽和花也可供食.此品种从非洲引进,和它同科同属的还有紫秋葵.适宜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种植,我地于2001年将该品种作为特菜引种试种,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市场售价高达8元/kg.补肾菜以嫩果供食,它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此外,秋葵还含有一种特有的粘状物质(果胶、半乳聚糖、阿拉伯树胶等混合物),其嫩果中无机盐含量、维生素C和B1的含量均高于菜豆。据介绍,食用秋葵有帮助消化,保护肝脏、

2、肠胃的功能,对胃炎、胃溃疡等有一定的疗效。秋葵的嫩果荚、嫩叶均可食用,炒、一煮、炸、汤均宜,味道鲜美。秋葵的种子是咖啡良好的代用品。花冠黄色,五瓣,基部呈暗红色,花朵直径4~8厘米,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也可做切花用。花、种子、根还可入药。    一、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温度秋葵为喜温性蔬菜,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5度~30度,植株生长适温温度为白天28度~30度,夜间18度~20度,在高温下生长速度快,不耐低温。2.土壤秋葵根系发达,吸肥能力强,应选用土层深厚,保水保肥的壤土进行栽培。忌连作,也不宜选果菜类蔬菜作前茬。3.水分秋葵耐旱,

3、不耐涝。苗期需水量不大,特别是发芽期土壤湿度过大时,易诱发立枯病等苗期病害,但苗期缺水,土壤过分干旱,影响幼苗发育,因此,苗期宜见干见湿。植株生长盛期应适当浇水,夏季应注意排水,防止死秧。   红秋葵是黄秋葵的变种,黄秋葵又称秋葵,咖啡豆,补贤菜。开花亮丽,开花时可做盆景卖,结的嫩夹是补贤菜,结的籽熟了可做加非豆,榨黄秋葵油,种黄秋葵是一个短平快的创业项目,黄秋葵是锦葵科秋葵属中能形成嫩荚的栽培种,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可观赏,食用,原产于非洲东北部。近年来,在日本和欧美各国已成为热门蔬菜,在我国上海、广州等地也颇受人们青睐,在北方地区

4、也正在被人们重视。   黄秋葵以幼嫩蒴果为食用器官,因果形如羊角而得名羊角豆。嫩果中含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铁、钙及一种粘性糖蛋白质,对胃炎、胃溃疡及痔瘘,阳萎等有功效,是一种很好的食疗蔬菜,具有广阔的前景。   黄秋葵有高株和矮株两种。秋葵茎高1.5米以上;直根系;茎赤绿色,圆柱形;叶掌状五裂,有硬毛,叶柄较长;花腋生、黄色;蒴果倒圆锥形,宛如羊角,有棱5~6条,种子淡黑色,球形,外皮粗,上被细毛,千粒重55.3~74.3克。    一、黄秋葵栽培形式与茬口安排   秋葵喜温暖,耐热性较强,不耐霜冻。种子发芽温度为30℃,植株生

5、长适温25~28℃。在华北地区,春季和秋季均可种植,春季露地栽培于4月下旬播种,秋季栽培6月上旬播种。栽培方式一般采用垄作穴播。          二、培育壮苗   秋葵的种植一般采用直播,早春也可在温室或阳畦育苗,待苗长到2~4片真叶时定植。   秋葵根系发达,吸肥力强,结果期长,所以要多施基肥。每亩用有机肥2000千克,逐穴施入与田土混合后,—上盖一层薄土,避免种子直接接触肥料。     秋葵种皮坚硬:播种前要先浸泡24小时左右,捞出后,在30℃下催芽,然后按穴行距50厘米×60厘米播种,每穴播种4~5粒,覆土2厘米。一般播后7~

6、8天可出苗,两片叶时间苗,去弱留强,每穴留3株;4片时定苗,每穴留2株。   三、田间管理      定植后要及时中耕松土。当株高40~50厘米时,结合中耕除草施一次肥,以有机肥和复合肥为主,并及时培土防止倒伏。以后结合苗情,隔10~20天左右施1次肥,叶色浓绿时,可少施;叶色发黄时要多施。到开花结果期,要适量增施磷、钾肥。   秋葵虽然耐旱,但也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以保证生育期正常水分需要;如果遇大水要及时排涝,以免烂根。   四、采收   植株开花后10天左右即可采收,此时嫩荚长10厘米。如果采收迟了,纤维增加,品质明显下降。采收

7、宜在早晨进行,切忌用手硬摘,造成植株损伤。可用剪子等工具采收。秋葵每节都可开花结果,每株可收嫩果1~1.5千克,亩产在2000千克以上。    五、病虫害防治       黄秋葵有很强的抗病性,很少发生病害。在生产实践中,我们总结了以下防治病虫害的常用方法。   病虫害防治方法 危害秋葵的虫害主要是蚜虫和蚂蚁。可采用50%抗蚜威或50%避蚜雾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000~2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4000倍液进行防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