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知识视野下的图书馆地方文献研究

地方性知识视野下的图书馆地方文献研究

ID:8858764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09

地方性知识视野下的图书馆地方文献研究_第1页
地方性知识视野下的图书馆地方文献研究_第2页
地方性知识视野下的图书馆地方文献研究_第3页
地方性知识视野下的图书馆地方文献研究_第4页
地方性知识视野下的图书馆地方文献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方性知识视野下的图书馆地方文献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地方性知识视野下的图书馆地方文献研究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1003-1588(2015)08-0138-03  简介:刘雪平(1981―),湖南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1阐释人类学的观点和启示  1.1关于克利福德?格尔茨的阐释人类学  “阐释”本义是“传达”和“移译”,阐释学可追溯至释经学,其鼻祖就是圣奥古斯丁,他的本源就是阐释宗教的经典和文本,在近代德国浪漫主义运动中,阐释学理论影响巨大。而19世纪德国哲学家狄尔泰和20世纪早期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把阐释学理论推向了人类文化与人类社

2、会研究的层面上,他从文化、社会变迁等方面来理解不同文本和不同文化的距离。  到了当代,克利福德?格尔茨发展了该学说,主张从社会经济、文化等实际背景来解释人类行为,并倡导“本文”(text,原义是指书写或刻印下来的文字或文献)的文化系统含义,他以深度描写和地方性知识为武器,以观察、移情、认知、自觉地追随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去阐释,以摒弃一般,寻找个别的方式去重建新的知识结构。[1]  世界上有着非常丰富多彩的原始文化,远非西方文明所能解释和囊括,越来越多的人类学家发现了这些地方性知识的价值,并以此来对照和

3、反思西方文化,人们再也不能用一元化的眼光和机械死板的方法来对待文化研究,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合理性。克利福德?格尔茨主张站在文化相对主义的立场,用别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他通过对巴厘、爪哇、摩洛哥等原始社区的田野调查,展开对宗教仪式、艺术法律、戏剧游戏等细致的描写,从而得出不同的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他者”可以用“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通过一定的概念和符号来达到相互理解的结论。在他的定义下,文化是“行为化的符号化文献”。[2]  1.2阐释人类学观点的启示  从克利福德?格尔茨的阐释人类学观点出发,地方文献研

4、究可以参悟出许多新的启示。地方文献研究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理念的驱动下,图书馆应深层次地参与区域文化的建设,以此来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实现公共文化服务阵地的价值,保存和传播知识和文明,必须重视“地方性”和“地方群体”的重要性,更多地关注那些处于边缘地位的地方性文化体系,深入地域性文化的内核,重视对具体的时空、情景进行具体分析,才能对不同地域的文化和文献进行深层阐释和理解,揭示出不同文化符号的复杂社会内容,推动知识的内部重组和调整,从而重构地方性知识体系,促进知识创新,提升图书馆的核心资源建设力和竞争力,凝聚

5、地方文化精神。  2“地方性知识”和“深度描写”  2.1地方性知识  地方性知识是相对于全球化(globalize)的概念而来,他与后现代主义的兴起息息相关。20世纪后期,信息的大爆炸、大融汇;科技迅速传播,各种文化的互动日益频繁,许多文化观念和思维在融合中逐步走向统一,统一化、全球化带来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但同时对文明的多样化带来了毁灭性的后果,后现代主义对这种全人类的总体性课题提出了质疑,一些学者看到了西方文化文明的霸道和强势,并对此非常不满,他们认为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要尊

6、重每一种文明的发展,而“地方性知识”作为一种地域性特征的知识系统,他强调的是知识的平等性,强调知识的开放性,任何一种文化都应得到应有的尊重,反对中心主义。同时,这种地方性知识都有自己独特人文生长环境,他的揭示和解释,必须要考虑到其地域文化的复杂性和层次结构的无穷性,从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来进行阐释,把自我的视界转换成“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来揭示特定的文化实体的个别性意义,在“文化内部的掘金者”和“文化外部的旁观者”之间转换自如,完成真正的深度描写。  2.2深度描写  他是一种小见大的显微镜式的研究方

7、法,从特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出发对人类的行为和文化现象进行广泛的阐释和抽象的分析,既能形而上地透析,又能形而下地认知。在形而上的理论构筑方面能把握其深层结构,抽象、规律化地进行探讨,总结出行之有效的一般规律及普遍的具操作意义的宏观指导性的理论。在形而下的操作层面上则从认识论基础入手,收集、阐释资料,提供新知或矫正已知(如对“常识”)的研究,以批判的态度对人类知识进行重新清理和审视。[3]  3地方文献研究重在构建地方性知识体系  3.1地方性知识体系的特征  地方性知识作为一种具有地域特质的知识体系和文化

8、结构,是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长期沉淀积累而形成的特殊意义系统,他包括文字和非文字的载体知识,不仅是自然景观等物质形态,还包含非物质形态的风俗信仰、宗教仪式、文化意识、文学艺术,以及生活常识等在内的形成一整套连贯、自成体系的知识网络,具有多样性和独特性。  3.2构建地方性知识体系有助于地方文献研究视角的拓展  图书馆的地方文献研究着眼于保存珍贵的地方文化遗产和地方文化形态,因而,在地方性知识体系的宏大视野下从事地方文献工作,能突破反映特定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