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车牌限购摇号和拍卖政策的经济分析

关于车牌限购摇号和拍卖政策的经济分析

ID:8863635

大小:5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09

关于车牌限购摇号和拍卖政策的经济分析_第1页
关于车牌限购摇号和拍卖政策的经济分析_第2页
关于车牌限购摇号和拍卖政策的经济分析_第3页
关于车牌限购摇号和拍卖政策的经济分析_第4页
关于车牌限购摇号和拍卖政策的经济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车牌限购摇号和拍卖政策的经济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车牌限购摇号和拍卖政策的经济分析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均的汽车拥有量不断的攀升。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从2004年至2013年的民用汽车拥有量一直处于上升态势,且增加量也处于一个加速度中。2013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为12,670.14万辆,比上一年末的10933.09万辆增长了15.89%。随着汽车总量的急剧增加,部分中大型例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交通状态不断的恶化,高峰阶段的某些路段常常出现严重的堵车,而社区停车难问题也浮现出

2、来。这些问题导致了人们在上班或出游途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道路交通上,无疑增加了额外的时间成本,造成很大的社会福利净损失。针对车辆数量过多引起的问题,一些城市提出了车辆按尾号限行的交管措施,但比较根本的方法是进行限牌政策。限牌政策限制了车辆上牌,对车牌发放实施了配额管理。这样的管制措施是否能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它在经济上是否有效率?能否找到更有效的解决办法?本文将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图1  二、限牌发放的主要政策类型  (一)上海的车牌拍卖政策  车牌拍卖是指政府每月按一定的额度将车牌进行市场投

3、放,有意向获取车牌的人士通过参与竞拍的方式获取车牌,价高者得。这种政策在理论上符合了市场经济规律,同时将竞拍所得投入公共事业也是对社会财富的合理再分配。但是现实中的车牌拍卖制度并非一个单纯的市场化资源配置手段,因为决定车牌额度的不是市场而是政府。所以上海车牌拍卖的政策实质是市场和行政手段混合配制稀缺的交通资源。以行政手段确定稀缺车牌的供给量,再以车牌拍卖的方式确定车牌的发放人选[1]。上海的车牌拍卖制度起于1994年,从2000年开始正式进入“无底价、公开拍卖”,每月新增不到一万个新车牌以试图控制

4、车辆增长。然而车牌的拍卖价格不断上扬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在2013年的3月,上海车牌最低中标价90800元,,致使上海车牌价格首次突破9万元大关,成为了“最贵铁皮”、“天价车牌”。  (二)北京的车牌摇号政策  车牌摇号是指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和个人根据需要申请取得本地方用车指标,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摇号方式无偿取得车牌号的过程。北京市政府在2011年出台了《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规定中对申请机动车号牌的个人以及单位做出了严格的限定,并采取公平摇号的方式选择号

5、牌的发放人选。这在表面上看来似乎是最为公平,且对民众来说成本最小的一种方式了。但是实际操作上呈现出了各种弊病,比如缺乏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暗箱操作时有发生。因而并不是一个完美的方法,仍有不少的质疑声。而且自车牌摇号制度实行以来,不到五年时间,中签率就低到百里中一[2]。按照北京现在的车辆发放指标,现有的申请人也要23年才能消化的掉,中签成为遥不可及的事情。目前的车牌发放摇号制度与拍卖制度相比,交易的花费几乎为零。但是要真正提高国民福利,就好实现公平透明的摇号制度,杜绝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黑幕,否则

6、就会破坏此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性,降低人民对政府的满意度。  三、关于两种政策的分析  根据新公共管理学的基本思想,当某件事既可以由公家管又可以由私人管时,私人管理的效率会更高,因为私人管理会更加尽心。由此可见在配置可竞争的社会资源时,市场机制往往比政府机制有着更高的配置效率。然而车牌作为一种准公共物品,其性质可类比为拥挤的交通,它是具有不完全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由于这些特性,车牌配置的目标并不应是完全的公平或者是效率,而应该二者兼顾[3]。此时的市场出现失灵,需要政府进行介入。竞争市场产生一种帕累托

7、有效率的产量,而在政府人为限牌的状况下,这个情况就更为复杂。一方面政府要寻求一个较为正确的车牌市场投放量,另一方面要为车牌的竞争分配合理的买家。  (一)车牌的需求分析  准公共物品具有不完全的竞争性和排他性,体现了全社会的共同需要,而非个人需要,同时,它的收益具有一定的时空性。采取何种方式限购车牌主要取决于公众对其需求的偏好。  采用“拍卖”机制,是将汽车作为了一种奢侈品,因为公共交通可以成为它的廉价替代品,因此车牌作为汽车的互补品也成为了一种奢侈品,此时拍卖形式会更为合理。因为奢侈品的受众群体

8、主要是中高收入的公众。而采取摇号的方式,无疑是认为汽车是一种必需品。此时互补的车牌也成为了一种必需品。公众对摇号的认同感高于拍卖,主要在于拍卖的高价直接会挤出一部分低收入人群的需求,产生不公平的情况。因此低收入人群更愿意选择中签率较低的摇号政策。  (二)车牌的供给模式分析  车牌作为以一种稀缺的准公共物品,要达到合理的配置,不论是采取摇号还是拍卖,关键是要兼顾效率与公平,这与供给的方式、主体密切相关。其中市场与政府供给是主要的两种模式。  从市场供给的模式来看,由于经济人追求的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