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

ID:8863770

大小:66.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4-09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_第1页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_第2页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_第3页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_第4页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一、“络社会”:新型道德的基础7.N8KyN,1FwZ?a(xt[州学习社会学伦理道德.gzU521.]7.N8KyN,1FwZ?a(xt在形形色色的技术创新之中,如果把历史上那种能够引起生产方式的变化、并广泛波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导致社会整体变迁的技术进步称之为“革命”的话,那么,当今世界引人注目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无疑可算是正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一场声势浩大的“革命”。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形──因特已获得了令人惊异的发展,目前全世界已有186个国家和地区的1亿多人使用因特,并且它还在呈典型的指

2、数增长方式发展,其主机数和联入络数大约每10个月翻一番。特别是自80~90年代以来,原来只为军事、科研、教育等服务的因特,开始向各行各业、向社会公众提供多样化服务,从而引起整个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化。在经济领域,它突出了知识、信息的价值,有利于广泛、迅速地传递商贸信息,沟通顾客和生产厂家,及时生产出满足顾客需要的产品;在政治领域,它用来在政府与民众之间进行信息沟通,充分发扬公民的**权利,提高政府机构的办公效率,提高其科学管理及决策的水平;在军事领域,它可以使军事指挥系统全面迅速地掌握敌情,加强全局的协调、控制和快速反应能力;在科教

3、文卫领域,方便人们查询、利用各种信息资源,进行科研合作、远程教学、医疗会诊;在生活领域,可以实现电子购物、虚拟旅游、交互式娱乐;……电子广告、电子商场、电子银行、电子报刊、电子教室、电子图书馆、电子论坛、电子会议、电子购物、电子游戏,以及远程医疗、远程点播等络应用皆出现了爆炸性的增长。这期间,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方式也出现了引人注目的改变: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主要形式是面对面的直接交往,交往、活动的范围受制于物理时间和空间是比较狭窄的;而以因特为基础,人们之间的交往以间接交往的形式为主,以符号化为其特征,交往、活动并不受物理时空

4、的限制,也就是说,络交往、活动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是现实社会所无法比拟的。总之,因特正以极快的速度,把社会各部门、各行业以及各国、各地区联成一个整体,形成了所谓的“络社会”或“虚拟社会”。现实社会生活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络,甚至可以说离开因特,现实社会生活有可能陷入瘫痪状态。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在进行规划,计划在21世纪初进入建立在因特之上的“络社会”。“络社会”与现实社会不是对立的,络社会生活是从现实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的,它是社会人通过因特(作为络人)相互交往的过程,它必然以现实社会生活为背景。如果用物理空间和电子空间(cyberspac

5、e)比喻现实社会和“络社会”的生存空间的话,那么,电子空间并不能取代物理空间,因为人毕竟还是一个物理的存在物。虽然电子空间会极大地改变传统社会的结构,但人的物质、能量的需求毕竟还要在物理空间里得到满足,即使是人的感知和情感需求,也需要在物理空间里才能获得直接的满足,比如基于家庭的各种情感,就需要家庭成员在一个物理的地点才能很好的培育和升华。真实的情形是,电子空间与物理空间各有所长、互相补充,它们共同构成了人们的生存、生活环境。应该承认,络形成之初,它不过是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技术手段和工具。开始这个电子空间的规模很小,不过是一个机房内

6、、一个工作单位内的几台或多台计算机互联而形成的,不过是物理空间的补充。在这个小小的电子空间中,适应物理空间的传统道德规范是基本适用且够用的。当然,既然有一种新的相互联系、沟通、交往的方式,就如同驾车必须遵守交通规则一样,也必须遵守信息高速公路进行联系、交往的具体规则。这些规则首先是一些技术性规则,如文件传输协议、互联协议等,这是人们得以联的基本前提;其次,是人们在联的计算机之间进行交往的一些基本的“乡规民约”,如电子函件使用的语言格式、在线交谈应有的礼仪等。这些规则有时制定得相当具体,以电子函件为例,连字母的大小写、信息要简单精炼、主

7、题应该集中、函件应该签名等都有规定。后来随着交往中冲突的增多,于是相关的人们开始组织起来,制定了一些更严格的协会性、行业性计算机络道德戒律,如美国的全国性组织计算机协会制定的下列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为社会和人类作出贡献;避免伤害他人;要诚实可靠;要公正并且不采取歧视性行为;尊重包括版权和专利在内的财产权;尊重知识产权;尊重他人的隐私;保守秘密;等等。如果说早期的局域还不足以构成一个社会的基础、传统道德还基本适用并够用的话,那么,以全球性的、开放性的、全方位的因特为基础的“络社会”,则正在动摇传统社会道德的基础。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

8、3;托夫勒认为,人类文明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以信息技术领头的“后工业文明”或称“信息革命”的三次“浪潮”,而每一次技术革命都将带来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也必将引起政治制度和思想道德观念的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