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双龙桥惜字库塔传奇

龙泉双龙桥惜字库塔传奇

ID:8868501

大小:18.8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09

龙泉双龙桥惜字库塔传奇_第1页
龙泉双龙桥惜字库塔传奇_第2页
龙泉双龙桥惜字库塔传奇_第3页
龙泉双龙桥惜字库塔传奇_第4页
龙泉双龙桥惜字库塔传奇_第5页
资源描述:

《龙泉双龙桥惜字库塔传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龙泉双龙桥惜字库塔传奇龙泉张华志龙泉乡位于盐亭县的南大门,距离县城三十八公里。因右有金龙山,左有金凤山,场镇在两山之中,故取名为龙凤场。淸同治十三年(1875年)兴场,民国三十一年(1943年)设乡,一九五一年建立人民公社,一九八一年拆公社建乡时,因双龙桥的泉井而更名为龙泉乡。该乡为盐亭县的高灯镇、玉龙镇、射洪县的仁和镇、天仙镇两县四镇的交汇处。地属浅丘,海拔430.7m。境内山峦起伏,河谷纵横,梯田层叠,山水秀丽,林桑并茂、粮油皆丰。龙泉乡双龙桥惜字库塔(地属龙泉乡双龙村),离龙泉场镇2公里。惜字库塔座落在原龙泉初级中学(今龙泉敬老院)旁约

2、10m处,龙高公路从学校和惜字库塔之间穿过。惜字库塔、双龙古桥、双龙泉水三景相隔仅10m。塔基在与桥头仅4m之隔的桥头成直线座落。该塔东至马鞍山墨水岩,西至金龙山,南至灵泉山(笔架山),北至佛爷山猫儿寨,水泥路四通八达,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该塔四面群山环抱,林茂草丰,山花烂漫,鸟唱蝉鸣,四野一片原始风光,举目眺望,山上山下农家星罗棋布,炊烟袅袅,桑田碧浪,赛过蓬莱。侧耳细听,牧童笛音翠,村姑歌声美,真乃人间仙境矣。塔旁一株数百年的黄桷树,树高30米,冠盖40米,虬枝茂盛,生机盎然。东起墨水岩的小溪从塔旁的双龙桥下奔腾不息地向西流去,桥下茶杯粗

3、细的泉水直泻溪中,潺潺的水声惊起溪中鱼儿跃出水面,一圈圈的波纹由近及远,微风荡起轻轻的涟漪无不令人遐想万千。双龙桥惜字库塔,据该塔现存的残碑记载(该残碑由黄氏第十七世孙黄高弟撰写),始建于清顺治六年(1650年);清乾隆十四年(1750年)黄高曾等补修;嘉庆四年(1800年)黄志高(进士)复修此塔。该塔向青龙,坐白虎,外形为六面六角六级攒尖楼阁式中空石塔。塔高10米,占地面积为20平方米,塔基每边为2米,每层塔面有塔碑一块,塔角镶嵌撑鼓一个、灵兽一尊。六角飞檐高翘,下坠铜铃,其第一至第三层为中空式建筑,每层中雕塑神像一尊,第一层的六面均有假门

4、、假窗及人物雕塑,第二层正面有一个0.35米见方的化字口,二、三层六面均有《杨家将》、《连中三元》、《花鼓闹庙》等川剧人物和戏剧场景浮雕,第四五层为警言警句,第六层雕塑有观音菩萨、文昌帝君、魁星点斗三尊神像,面向三个方位,雕刻精美,栩栩如生。塔第一层正面基脚石上竖有高1.2米、宽0.9米、厚0.1米的塔碑2块,皆为所有捐资人的功德记载。微风吹过,每层六角下的铜铃发出的叮咚声响彻数里。塔顶雕塑的三尊神像,观音镇百邪,文昌帝君、魁星点斗均为文人化身,寓意乡人崇文惜字,尊师重教,期盼地方人才辈出、金榜题名、出仕升迁、升官发财。塔的东面一公里处,有近

5、二十米高的悬崖上从岩顶往下近2米的缝隙中挂着一条乌金一般的飞瀑,名为“墨水岩”。岩下墨水田近3亩面积,常年大半块田水为漆黑色,但仍能稻米年年丰收,所产稻米分外香甜。塔对面的印把山白虎坝有一块高3米、长2米、宽1.5米的砚台石与墨水岩对峙。塔南面建有《黄氏宗祠》二座,称为上祠堂和下祠堂,上祠堂门前竖有木质桅杆2根,杆高10米,杆顶有一直径50厘米的圆形银顶子,光彩夺目,用近3000克纯银雕塑。杆顶下方1米处,有宽1.3米,高0.5米的四方木斗一个,杆顶塑有孔圣人、魁星、仓颉神像,寓意魁星点斗、金榜题名的期盼。木斗四角下边有铜铃一个,木斗四周有雕

6、刻人文戏剧图像,非常精美。木桅杆四周有滚龙抱柱浮雕,活灵活现,美不胜收。下祠堂门前竖有石质桅杆2根,装饰雕刻与上祠堂门前木质桅杆相同相似。这就是世人相传“李家湾的银子,双龙桥的顶子”的由来。该塔现仅存有第一、二、三层,其余两层和木桅杆、石桅杆均于一九六六年文革中被红卫兵砸毁。双龙桥惜字库塔、双龙桥、双龙泉、石桅杆、木桅杆、墨水岩、砚石台、跑马田、侍郎湾、黄氏宗祠有三十二道牌匾,这些人文地理,古籍实物、建筑形制实属国内之独一无二,罕见非常。双龙桥离惜字库塔仅3米,与塔平行。查考建筑时间与塔同年同时。该桥由六块长3.45米、宽1米、厚0.65米的

7、大青石砌成,当中有桥墩2个,每个桥墩上雕刻金龙一条,龙尾向西,龙头向东,栩栩如生,口衔宝珠,张牙舞爪似腾空飞行,背驼石桥在此三百余年,与惜字塔为邻,和双龙桥相伴,在大黄桷树的陪伴见证下,共享世态炎凉,同度人间冷暖。双龙泉,传说皇帝来西陵迎娶王凤时路过该地,见当地百姓吃水困难,取出随身宝剑往地上一插,便有泉水喷涌而出,至尊真龙赐水,故名龙泉。当地村民饮此泉水,均身康力健,颇多长寿,目前该村八十岁以上老人有40多位,且有一位黄列桥老人已年103岁,仍耳聪目明,此泉实为长寿之灵泉。双龙泉原为本地世族赵姓人家所有,在元末明初(1367-1368年)黄

8、姓家族人丁兴旺,县、州、府、朝官员倍出,强行“改河梳道”,将属于赵姓人家的泉水强行圈入黄姓地界。此泉不论冬夏,均有比茶杯粗的泉水不停涌出,黄姓人家以泉建井,并在井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