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爱华老师浅谈古典吉他演奏技术

胡爱华老师浅谈古典吉他演奏技术

ID:8872902

大小:28.6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10

胡爱华老师浅谈古典吉他演奏技术_第1页
胡爱华老师浅谈古典吉他演奏技术_第2页
胡爱华老师浅谈古典吉他演奏技术_第3页
胡爱华老师浅谈古典吉他演奏技术_第4页
胡爱华老师浅谈古典吉他演奏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胡爱华老师浅谈古典吉他演奏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胡爱华老师浅谈古典吉他演奏技术命题是笔者在长达15年的古典音乐吉他教学实践中经常观察、思考以及对学生实施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古典吉他作为一件技术难度大、艺术层次高的西洋和声乐器,不可避免的要产生技术性、音乐性谁更重要这个两极性的问题。就笔者的阅历而言,我国古典吉他爱好者(包括一些专业人士)对此大概有三种意见:一是认为技术是最重要的。其理论支点是没有完美的技术能力,则无法产生完美的音乐;二是认为音乐性高过一切。演奏是表现音乐而非展示技术的;三则认为技术是音乐的先导。音乐的完美表现必须建立在良好的技术能力上。笔者的观点倾向于第三种

2、。任何乐器演奏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自然是演奏者驾驭乐器的技术能力。就古典吉他而言,除了正确的坐姿、持琴方法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左右双手的技能训练。笔者从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几种单纯为解决双手弹奏技能而设计的技巧、技能练习系统。一、发音及音色的解决。大概是受国外不同地区、不同时期或不同演奏家的影响,我国吉他界对吉他发音这一基础而又是重中之重的问题,呈现出多种不同方式或流派。对于很多初学者和一般学习爱好者而言,靠弦或者不靠弦;右手指甲的角度和运用;手腕、手指与琴弦的角度;手指触弦的位置与角度等都是长期存有困惑的问题。早期有所谓的“自

3、然发音法”,由于音量小、音色薄而难以表现音乐的色彩和张力,目前自然已难登大雅之堂。而这个自然淘汰的过程,在我国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大概在1996年左右)才得以在吉他专业圈内完全消失。但时值今日,许多业余授课老师由于对发音方法缺乏正确的认识而难以对业余学琴的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所以从一些国内比赛的赛场上普遍看到很多选手的状态——虽然功夫没少下,但基础的一关——吉他的音色实在难以入耳。其他还有相当一些坚信自己能无师自通的爱好者,虽多年盲修瞎练而终于也是悟性难通,最终一弃了之。西班牙发音方法至今仍是我国众多师生

4、极力鼓吹并运用的重要流派之一。这种方法靠弦与不靠弦并用。由于两种发音方法的训练方式和机制都不一样,所以通常是弹奏单线条的旋律声部时,其音色饱满、质量上乘。而一弹分散和弦(用不靠弦)时,音质立刻下滑,大部分变得音色过薄、而力度减弱(正常力度处理除外)。而且其连续运用靠弦方法时总感觉其演奏的所有音乐都有西班牙弗拉门哥音乐的味道。巴赫可以弗拉门哥吗?这显然也是个问题。我过去多年运用这种方法弹琴,但心中总有一问,却苦于没有答案。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有机会拜读了陈志老师关于古典吉他发音技巧的文章,其中谈到触弦、绷弦、放弦等发音的技术

5、理念。我感觉非常新颖,颇受吸引。后来在随陈老师学琴时,我向老师汇报了自己的困惑。陈老师笑着说:“你是个有心人,问题能逼到了这个点上一定是用了心了”。在随后的教学中,陈老师纠正了我右手的角度、手指触弦的位置、摁弦、绷弦的方法以及放弦发音的技巧。并让我练习了很长时间的靠弦发音(此靠弦与以前的靠弦也不一样),当感觉我手指的状态和发音的质量达到了基本要求后,才让我进一步练习不靠弦的发音方法。最终,我体会到了为什么两种发音能音色统一。为什么要先练靠弦而后练不靠弦。为什么在实际演奏中可以大量运用不靠弦的方法发音等。古典吉他是一件声学乐器,

6、我们在演奏中除了手指和神经感觉之外,没有其他可以借助的元素。而作为一件乐器,音色音质高质量的统一在本质上是至关重要的。大家试想一下钢琴,钢琴的88个琴键覆盖了全部乐声系统。而其声音只有音域高低的变化,其声音的本质却没有变。作为独奏功能为主的和声乐器——古典吉他也是一样。其三个半八度的音域变化是乐器本身学术功能的一种设置,而每个声音的类本质质量却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演奏者本身所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决定的。所以在发音这一基础教学上,我给学生所设置的练习如下(考虑文字叙述的非视觉性,手型的角度等暂不论述):1、 手指左前角触弦,指甲盖儿与琴

7、弦几乎成平行状,p指自然平直。2、 ima自然弯曲,手指尖直对琴弦。3、 各指做垂直摁弦——放松的练习,以期体会到右手各指根关节发力的技术状态,并反复练习求得条件反射的结果。4、 上述练习成熟后,练习靠弦发音。即手指摁弦迅速向邻弦方向横向拨弦,使琴弦快速沿指甲和肉划过产生相对指板或琴孔方向直上直下的物理震动产生饱满的声音。5、 手指滑拨琴弦后触靠在邻弦上,然后迅速放松,使手指恢复到预备发音的状态,而不是仅留在邻弦上。这个技术动作非常重要,虽然只是一个放松还原的动作,但真正练好后可以达到两个目的:A、发音时手指适当发力(紧),而

8、发力后手指立刻还原(松),使手指肌肉不断得到紧松、松紧的训练。松和紧是矛盾对立而又互补增益的运动哲学概念,也符合我国古老的“阴”、“阳”学说。B、由于手指发音后立刻恢复到预备状态,实际上已经做好了第二次攻击琴弦的准备,这样的技术设置对以后提升弹奏速度有着良好的技术基础。6、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