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高氏、国氏家族始末

齐国高氏、国氏家族始末

ID:8873423

大小:4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10

齐国高氏、国氏家族始末_第1页
齐国高氏、国氏家族始末_第2页
齐国高氏、国氏家族始末_第3页
齐国高氏、国氏家族始末_第4页
齐国高氏、国氏家族始末_第5页
资源描述:

《齐国高氏、国氏家族始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齐国高氏家族始末●临淄区齐文化研究中心姜健高庶值高傒,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他字祖望,号白兔,谥号敬仲,通称高子,世为齐国上卿(春秋时期诸侯的上卿由周天子任命,负有守国重任,有点类似今天的中央特派员)。他不仅地位显赫,在朝中德高望重,“傒与国氏,实为内主”(《史记·姜太公世家》),而且握有实权,平时管理着国都临淄的5个士乡(当时齐都临淄分为21乡,桓公领11个乡,高傒和另一位齐国上卿国子各领5乡);战时统领着齐国三分之一的军队。三军中有中军之鼓,有高子之鼓,有国子之鼓。高傒的

2、历史功绩主要有三,首先是公元前685年,是他把姜小白从莒国迎回,立为新君,称为齐桓公。可以这样说,没有高傒,就没有齐桓公,就没有后来的一匡天下,九合诸侯的霸业。可见高傒在齐桓公称霸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其次,齐桓公即位后,高傒与管仲、鲍叔牙、隰朋等人共修国政,励精图治,富国强兵,为创建春秋首霸的历史功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三是多次代表齐国与鲁国会盟,为当时齐鲁两国关系的融洽和谐做出了杰出贡献。公元前672年,他与鲁庄公在防地会盟;公元前660年,他又前往鲁国订盟。公元前659年,鲁国发生庆

3、父之乱,高傒受桓公之命,“将南阳之甲”3000人至鲁,帮助鲁国“立僖公而城鲁”。他与僖公订盟,稳定了鲁国政局;同时,命令甲士帮助鲁人筑鹿门之城,以防邾、莒之变。鲁人以此为美谈,“曰犹望高子也”。高傒是高姓、卢姓、柴姓的祖先。据《广韵》所载,姜太公六世孙齐文公的次子受封于高邑(今山东禹城,或说河南省高县、山东省邹平县东北),称为公子高,也就是高傒的爷爷。高傒以他爷爷的封邑高为氏,他和他的一部分子孙于是就都姓高了。高傒后来因迎立齐桓公有功,被齐桓公赐食邑于卢(今山东省长清县西南),所以他的一部分子孙后

4、代以卢地为姓,此为卢姓的由来。2000年6月18日,韩国总统卢泰愚来山东寻根问祖,先去了长清,后又来临淄敬仲镇拜谒了高傒这位卢姓先祖。柴姓的祖先是高傒的十世孙、高昭子高张之孙、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之一高柴。高柴的孙子柴举,以祖父的名字“柴”为姓,世代相传。高傒逝世后,葬于齐城以北二十里,齐燕交通要塞和淄水之滨。以示来往燕、戎之商客,也表国人之敬畏。高傒墓冢东靠淄水,西临齐燕大道。南览齐城京都,北临齐北接燕地之平原,建在距平地高六七米的丘陵地带,所以从平地看上去显得高大巍峨。以高傒之号“白兔”而得名的白

5、兔丘,庄就建立在墓冢北邻(现白兔丘庄已向西向南迁移百余米)。上世纪60年代初,高傒墓高约7米,东西宽约45米,南北长约40米,周围长约180米。现在墓高约5米,东西约23米,南北约25米。高傒逝世后,其子孙世袭上卿之职,并兼守国之重任。高傒生高庄子虎(庄为谥号,虎为名),高庄子虎生高顷子(顷为谥号),高顷子生高宣子固(宣为谥号,固为名)。高固是齐惠公、齐顷公时的上卿。齐惠公五年(公元前604年),高固娶鲁宣公女叔姬为妻;齐顷公五年(公元前594年),他代表齐国与鲁国仲孙蔑在牟娄会盟(今诸城或五莲)

6、;齐顷公七年(公元前592年),他与晏婴之父晏弱参加晋国召集的盟会,发现晋国大夫郗克有报复齐国之意,中途机智逃脱。齐顷公十年(公元前589年),高固随齐顷公参加齐、晋鞍(今济南北马鞍山)之战。六月十六日,齐军与晋、鲁、卫、曹、狄联军五国联军在靡笄山(今济南干佛山)下遭遇。高固非常勇敢,单车冲进晋军营垒。他左冲右突,勇猛冲杀,如入无人之境。他拔起树桩,向敌人的头上扔去;还举起大石头,砸烂了好几辆敌人的兵车。最后抓了一个俘虏,绑在所缴获的车上,车后拖了一根桑树,凯旋回营。他一进齐营,就朝齐军士兵大喊:

7、“想要勇气的快来买呀,我的勇气还剩下很多呢!”——这就是成语“余勇可贾”的由来。高固的勇猛无畏、藐视敌人的精神的确让人敬佩,但未免有轻敌、鲁莽之嫌。最后,齐军因齐顷公、高固的轻敌,在鞍之战中被晋军击败。高固的儿子,见于史载的是高无咎、高厚。高无咎为齐灵公前期大夫。齐灵公六年(公元前576年),曾代表齐国参与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会盟,联吴抗楚;齐灵公七年(公元前575年),曾率齐军参加晋楚鄢陵(今河南鄢陵)之战;齐灵公八年(公元前574年),因遭灵公之母声孟子谗言,被灵公驱逐,七月逃奔到莒国(今山

8、东莒县)。高无咎的儿子高弱,为报父仇,在卢地(今山东长清西南)叛齐,后于十二月又降齐。高厚为齐灵公后期主政大夫。齐灵公十五年(公元前567年),齐国灭莱国(今烟台一带),高厚与崔杼重新测量、划分了莱国的土地,并制定管理方案;齐灵公十九年(公元前563年),他做了太子光(后来的齐庄公)的傅,并与其一起参与晋国主持的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之盟;齐灵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57年),齐国不服晋的霸主地位,他代表齐国出席了温地会盟,并赋诗明志,中途退归;齐灵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56年),齐国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