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检测

《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检测

ID:8874346

大小:18.1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10

《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检测_第1页
《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检测_第2页
《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检测_第3页
《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检测_第4页
《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检测_第5页
资源描述:

《《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检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检测一、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窈窕(yǎotiǎo) 斗(dòu)宿桂棹(zhào)冯(píng)虚御风B.横槊(shuò)积攒(zǎn)蜉蝣(fúyóu)举酒属客(zhǔ)C.袅袅(niǎo)颓(tù)然愀(qiǎo)然一叶扁舟(piān)D.星宿(xiù)江渚(zhǔ) 蹙(qī)额倚歌而和(hè)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惴栗   揣测   湍急   喘息B.衽席   荏苒   妊娠   任务C.遁隐   因循   殉难   驯服D.酒觞

2、   角斗   昏厥   咀嚼3.下列各句加点词意思相同的—项是()B.A.纵一苇之所如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如泣如诉望美人兮天一方D.C.其声呜呜然而今安在哉何为其然也而未尝往也4.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A.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B.苏子愀然,正襟危坐。C.西望夏口,东望武昌。D.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5.选出词类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望西山,始指异之A.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B.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C.侣鱼虾而友麋鹿D.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6.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意义相同的

3、一组是()A.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B.其皆出于此乎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C.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于一粟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D.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然后知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7.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A.何为其然也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8.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举酒属客。(致意,劝人饮酒)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披:覆盖,披着)B.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同声相

4、应,唱和)觉而起,起而归。(觉:醒)C.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往,流逝)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缘:沿着)D.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施施:缓慢行走的样子)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向:以前)9.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为  ①自余为僇人。②故为之文以志。B然①然后知是山之特立。②苍然暮色,自远而至。C是①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②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D而①觉而起,起而归。②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都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徘徊于斗牛之间虽一毫而莫取B.杯盘狼藉如怨如慕C.凌万顷之茫然

5、客亦知夫水与月乎D.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二、阅读《赤壁赋》中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

6、响于悲风。”1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句子。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正襟危坐        东望武昌危楼高千尺       顺流而东正襟危坐,而问客    举匏尊以相属而今安在哉?       举世无双13.根据文段可知,客人“托遗响于悲风”的原因有三:一是从人物方面由古代“一世之雄”与    对比而生悲;二是从宇宙方面由山川之无穷与    对比而生悲;三是从理想方面由挟仙邀游,抱月长终的愿望与    的现实对比而生悲。14.本段融景、情、理于一炉,抒写了作者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感慨,探讨宇宙与人生的哲理,表现了他在政治上受

7、到挫折的苦闷心情,请按下列要求简要回答。(1)表现“情”的词句                           ;(2)描摹“景”的词句                           ;(3)生发“理”的词句                           。三、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放 鹤 亭 记苏轼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

8、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