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ID:8887917

大小:61.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4-10

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_第1页
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_第2页
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_第3页
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_第4页
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为了全面了解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求对策,向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议意见,我们于2004年3至4月,组织部分政协委员,采取听取有关部门情况介绍,深入青杠、大兴、健龙等地实地调查了解等方式,对我县农村公路、水利设施、供电、通讯和卫生、教育设施等情况开展了调查,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形成了调查报告。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情况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卫生条件得到较大的改善,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

2、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农村公路得到较大改观。现有县道154公里、乡镇道169公里、村道763公里、社道1200公里。1997年至2003年,硬化改造乡镇主干道80余公里、新修水泥公路220公里,实现了乡乡镇镇通水泥路和“半小时”交通。农村村村通公路率100%,社社通公路率94.1%。水利农机事业取得较好成绩。全县累计建成各类水利工程3170处,其中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16座、小(二)型水库69座、石河堰229道、引用地下水74处、山平塘2402口、机井15处、机电提灌站363处,此外还有微型水利9525口,总蓄水引水能力10597万立

3、方米,有效水量为7616万立方米。经过近年来的努力,建成盐井河水库1座,整治病险水库21座,治理河道、建设护城河堤15公里,改扩建水厂12座,改造电灌站20余处,推广农机新具2800多台,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13.9平方公里。农村供电问题得到较好解决。2002年底,全县已完成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目前,已建成35KV变电站6座,110KV变电站2座,220KV变电站1座,主变总容量为35.9万KVA,形成了以220KV田家变电站为中心、相对独立的璧山电网。输电线路312千米,配电变压器1246台,全县用电量达4.99亿KWH,同比增长39.3%

4、。农村通讯事业发展迅速。我县普及率居重庆县(市)前茅,是重庆市第一个村村通的县。截止去年底,全县农村固定达60000多部(除璧城、青杠外)。农村电信事业的发展,为扩大农村信息交流、发展农村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农村卫生工作进一步加强。现有中心卫生院4所,镇乡卫生院27所,村卫生室363个,共有农村卫生人员1262人,其中乡村医生518人。每1000人口有农村卫生技术人员2.8人。2003年,完成了全县乡镇卫生院体制上划工作,拟定了《璧山县区域卫生规划》,为整合卫生资源,推进农村卫生工作打下基础。同时,在七塘、大路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工

5、作。此外,积极实施农村改水改厕工程,改水受益人口达55.21万人,全县卫生厕所普及率达40.28%。各类学校建设步伐加快。截止去年底,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61所,其中高中5所,初级中学30所,职业中学2所,小学140所,教师进修校、特殊教育学校、中等师范学校各1所,幼儿园81所,在校学生93565人,各类教师4441人,学校占地总面积139.6万平方米,校舍总面积53.7万平方米。全县共有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培训学校483个,其中村办456个,乡镇办27个。全县已通过国家“两基普实”验收,农村成人教育得到加强。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农村公

6、路方面一是我县村社公路仅仅是毛坯路,技术等级低、路面状况差,等外级公路所占比重达64.23%,中低级路面和无路面公路所占比重达80%以上,全县村通油路或水泥路率仅为12%,难以发挥农村公路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有作用。二是村社道路管护难度大,改造资金严重不足。三是农民“一事一议”筹资、投劳难。四是机构改革后,镇乡交管站职能并入村建站,存在从事村社道路管理专职人员少、责任不明确等问题,给道路的建设与维护带来困难。五是目前农村公路的改造占地仍以农业税进行调剂,随着今后农业税的取消,公路占地问题将难以解决。(二)水利设施方面一是水资源短缺,

7、城镇生产、生活用水与农业用水矛盾突出。我县地表水资源总量33781万立方米,人均拥有地表水资源量567立方米,仅为全市人均的1/3、全国人均的1/4,水利工程总拦蓄能力为10579万立方米,占地表水资源的1/3,有效水量7616万立方米。农业有效控制灌溉面积为27.42万亩,只占耕地面积的60%,有效水量除城镇生产生活用水外,仅够有效灌面需水量的50%。二是水利设施老化,普遍带病运行。全县87座中有30座为病险水库,山平塘、石河堰淤积垮塌严重;配套不完善,渠系年久失修,渗漏严重,多数不能通水;农业水费收取困难,水利工程正常维护费用缺乏,从而

8、进一步加速了水利工程的老化。三是水利工程维护管理滞后,老化损毁速度加快。乡镇村社管理的工程,由于各种原因,普遍投入少,管理不善。山平塘、石河堰、机电提灌站以及部分小(二)型水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