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是否有害

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是否有害

ID:8893749

大小:33.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4-10

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是否有害_第1页
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是否有害_第2页
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是否有害_第3页
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是否有害_第4页
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是否有害_第5页
资源描述:

《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是否有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天然提炼未经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如天然防腐剂/天然色素/精油的害处不大。但是为了保存或添加色香所加入的化学合成防腐剂合成色素合成香精对人体有一定的害处,特别是肾脏。一般情况下在使用限量内长期使用对人体安全无害。如果长期大剂量使用还是有危害的!我国1990年颁布的“食品添加剂分类和代码”,按其主要功能作用不同,其分类和代码分别为:酸度调节剂(01)、抗结剂(02)、消泡剂(03)、抗氧化剂(04)、漂白剂、膨松剂、胶姆糖基础剂、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面粉处理剂、被膜剂、水分保持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稳

2、定和凝固剂、甜味剂、增稠剂、其他共21类,另有食用香料、加工助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要求:1.经过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证明在使用限量内长期使用对人体安全无害。2.不影响食品感官理化性质,对食品营养成分不应有破坏作用。3.食品添加剂应有严格的卫生标准和质量标准,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正式批准、公布。4.食品添加剂在达到一定使用目的后,经加工、烹调或储存时,能被破坏或排除。5.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剂掩盖食品的缺陷或作为伪造的手段。不得使用非定点生产厂、无生产许可证从天然提炼未经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如天然防腐剂/天然色素/精油的害处不大。

3、但是为了保存或添加色香所加入的化学合成防腐剂合成色素合成香精对人体有一定的害处,特别是肾脏。一般情况下在使用限量内长期使用对人体安全无害。如果长期大剂量使用还是有危害的!我国1990年颁布的“食品添加剂分类和代码”,按其主要功能作用不同,其分类和代码分别为:酸度调节剂(01)、抗结剂(02)、消泡剂(03)、抗氧化剂(04)、漂白剂、膨松剂、胶姆糖基础剂、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面粉处理剂、被膜剂、水分保持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稳定和凝固剂、甜味剂、增稠剂、其他共21类,另有食用香料、加工助剂。食品添加

4、剂的使用要求:1.经过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证明在使用限量内长期使用对人体安全无害。2.不影响食品感官理化性质,对食品营养成分不应有破坏作用。3.食品添加剂应有严格的卫生标准和质量标准,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正式批准、公布。4.食品添加剂在达到一定使用目的后,经加工、烹调或储存时,能被破坏或排除。5.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剂掩盖食品的缺陷或作为伪造的手段。不得使用非定点生产厂、无生产许可证及污染或变质的食品添加剂。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一、抗氧化剂1.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是比较复杂的,存在着多种可能性。如有的抗氧化剂是由于

5、本身极易被氧化,首先与氧反应,从而保护了食品。如VE。有的抗氧化剂可以放出氢离子将油脂在自动氧化过程中所产生的过氧化物分解破坏,使其不能形成醛或酮的产物如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等。有些抗氧化剂可能与其所产生的过氧化物结合,形成氢过氧化物,使油脂氧化过程中断,从而组织氧化过程的进行,而本身则形成抗氧化剂自由基,但抗氧化剂自由基可形成稳定的二聚体,或与过氧化自由基ROO。结合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如BHA、BHT、TBHQ、PG、茶多酚等。2.几种常用的脂溶性抗氧化剂(1)BHA:丁基羟基茴香醚。因为加热后效果保持性好,在保存食品上有效

6、,它是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抗氧化剂之一,也是我国常用的抗氧化剂之一。和其它抗氧化剂有协同作用,并与增效剂如柠檬酸等使用,其抗氧化效果更为显著。一般认为BHA毒性很小,较为安全。(2)BHT:二丁基羟基甲苯。与其它抗氧化剂相比,稳定性较高,耐热性好,在普通烹调温度下影响不大,抗氧化效果也好,用于长期保存的食品与焙烤食品很有效。是目前国际上特别是在水产加工方面广泛应用的廉价抗氧化剂。一般与BHA并用,并以柠檬酸或其他有机酸为增效剂。相对BHA来说,毒性稍高一些。(3)PG:没食子酸丙酯。对热比较稳定。PG对猪油的抗氧化作用较BH

7、A和BHT强些。毒性较低。(4)TBHQ:特丁基对苯二酚。是较新的一类酚类抗氧化剂,其抗氧化效果较好。二、漂白剂这类物质均能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硫遇水则形成亚硫酸。除具有漂白作用外,还具有防腐作用。此外,由于亚硫酸的强还原性,能消耗果蔬组织中的氧,抑制氧化酶的活性,可防止果蔬中的维生素C的氧化破坏。亚硫酸盐在人体内可被代谢成为硫酸盐,通过解毒过程从尿中排出。亚硫酸盐这类化合物不适用于动物性食品,以免产生不愉快的气味。亚硫酸盐对维生素B1与破坏作用,故B1含量较多的食品如肉类、谷物、乳制品及坚果类食品也不适合。因其能导致过敏反

8、应而在美国等国家的使用受到严格限制。三、着色剂又称色素,是使食品着色后提高其感官性状的一类物质。食用色素按其性质和来源,可分为食用天然色素和食用合成色素两大类。1.食用合成色素,属于人工合成色素。食用合成色素的特点:色彩鲜艳、性质稳定、着色力强、牢固度大、可取得任意色彩,加上成本低廉,使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