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应用

ID:8895997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10

浅谈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应用_第1页
浅谈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应用_第2页
浅谈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应用_第3页
浅谈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应用_第4页
浅谈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应用    天河区长湴小学王伟虹    摘要: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学教学的根本。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常常通过大量题目来重复训练学生的计算,没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只重视计算的结果,不重视对学生数感的培养,使计算教学陷入机械僵硬、枯燥呆板的误区。学生普遍认为计算教学枯燥无味,不愿积极主动的去学习,缺乏精益求精的计算态度和精神,这些导致了目前学生的计算能力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不仅计算速度慢,而且准确率低。《新课标》提出要让学生在具体的、生动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这

2、为小学计算教学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情境创设计算教学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学教学的根本。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常常通过大量题目来重复训练学生的计算,没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只重视计算的结果,不重视对学生数感的培养,使计算教学陷入机械僵硬、枯燥呆板的误区。学生普遍认为计算教学枯燥无味,不愿积极主动的去学习,缺乏精益求精的计算态度和精神,这些导致了目前学生的计算能力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不仅计算速度慢,而且准确率低。笔者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计算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收

3、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情境创设在计算教学中的几点应用,以求抛砖引玉。    一、课前创设有趣的情境,能激发学生上计算教学课的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兴趣的本质及其对学习的影响是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话题,它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教育家赫尔巴特把发展广泛的兴趣视为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并认为主要是兴趣引

4、起对物体正确的、全面的认识,它导向有意义的学习,促进知识的长期保持,并为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动机。杜威也是兴趣问题最有影响的理论家之一,他在《教育中的兴趣和努力》一书中提出以兴趣为基础的学习结果与仅仅以努力为基础的学习结果有质的不同。而现在的数学课堂上,学生一听说要上计算课,马上就唏嘘不已,兴趣荡然无存。此时若能创设一个激趣情境,我想学生的心马上又会回归课堂的。如在教学《大数的认识》时,可以给学生介绍古人表示多位数的方法——算筹表示数,经过这样的教育,学生对数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思维的热情高涨,探究的欲望强烈。这样的引入,使学生对大数的认识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从

5、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又如在教学用简便方法求《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时,我先和学生玩了个猜年龄的数字游戏:“只要你按我的要求做一些简单的程序,我就能知道你父母的年龄,但你们计算要仔细不能出错,若你们计算错了,那我肯定也会猜错。请在练习本上将你父亲的年龄乘5,再加10,将它们的得数再乘20,然后加上你母亲的年龄,最后减去380.”若一位学生的计算结果是4060,我再把这个结果加180得4240,那么该生的父母亲的年龄分别是42岁、40岁。结果一出,学生对此非常惊叹!“真是好神奇啊!”于是我趁机告诉学生,数与数之间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只要你能找出它

6、们之间的规律,能算会想,自然就会发觉其中蕴含的奥秘与乐趣。经过创设这样一个有趣的情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下子就来了,极大地提高了这堂计算教学课的效率。    此外还有很多数学小游戏,数学歌谣,数学小故事等等,它们的语言生动活泼,形式简单,引人入胜。这样的计算课教学学生会百学不厌,乐此不疲,情绪高涨,从而改变学生对数学计算枯燥乏味的印象,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新知识教学过程中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是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的有效    途径。    数学因它的抽象性而使人却步,而因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性而受人推崇。单纯的数的计算是抽象的

7、、枯燥的,这对于形象思维丰富的小学生来说确实没有多少学习的动力。 情境创设不只是为了引出教学的课题,而重要的是在整个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触景生情、触景生思,学会从数学角度去分析、思考,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学会数学地思维。同时,合理的情境也能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内化算理,形成算法。借助情境可以极大地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形成算法及理解计算的顺序等。例如在学习带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时,以前教师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计算时遇到有小括号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其他的,至于为什么要这样?老师没讲或是讲了但没讲清,于是练习时学生昏昏噩噩的,还经常忘记老师的谆谆教诲而导致错误。如

8、今,《新课标》提出要让学生在具体、生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