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导入教学策略 .

浅谈数学导入教学策略 .

ID:8896285

大小:5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10

浅谈数学导入教学策略 ._第1页
浅谈数学导入教学策略 ._第2页
浅谈数学导入教学策略 ._第3页
浅谈数学导入教学策略 ._第4页
浅谈数学导入教学策略 .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数学导入教学策略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数学导入教学策略.;要】导入教学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的一环。在数学教学中,要做到: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2.学生活动,建构新知;3.联系实际,灵活运用;4.设障导入,引起重视。【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教学创设情景建构新知数学课堂教学中,导入教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万事开头难”,这一关把握得当,那就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下面,笔者就初一代数课的导入教学策略谈谈自己的体会。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联系教材与学生的实际,设置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创造思维的火花。课堂实

2、录一:正数与负数授课时间:2002年9月16日师:时间:2001年冬天的一个早晨地点:哈尔滨的一个村落事件:小张戴着帽子、围巾,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正在雪地里艰难地行走,大片大片的雪花不时地落在他身上。(停留数秒,让学生感受此时创设的情境)师:如果你是天气预报员,请问,此时此刻的温度是多少?生1:零度以下10摄氏度生2:零下15摄氏度……虽然“天气预报员”的误差较大,但在同学的模仿中,用了“零度以下”或“零下”的字眼,这就比较自然地引出负数的概念。如此引入,给学生以新、奇之感,以“趣”引路,以“情”导航,把僵化的课堂教学变成充满活力的

3、学习乐园,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吸引学生的参与,变“苦学”为“乐学”。=z7=:V8:iy$j?h([州学习语言教育其它教育.gzU521.]=z7=:V8:iy$j?h(二、学生活动,建构新知活动是个人体验的源泉,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建构新的知识、新的信息,因势利导,帮助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实录二:初一代数同类项授课时间:2002年10月22日教师拿出一小袋硬币。师:哪位同学能帮我数一下这一共有多少钱?(学生争先恐后,非常积极)(生1)把硬币一个一个从口袋拿出来,边拿边数。5角,1.5元,2元,……三分钟后。

4、生1:一共8.3元(还有学生在举手)(生2)把1角的硬币10个10个地拿出来,把5角的硬币2个2个地拿出来。二分钟后。生2:一共8.3元(生3)把桌上的硬币分堆。一堆全是1元的,一堆全是5角的,一堆全是1角的。然后分别数出每一堆的数量。一分二十秒。生3:8.3元。师:请问,如果这满满的一罐,你会怎样数,选择哪位同学的数法?下面很多声音在说会选择第三位同学的数法。师:为什么?又有声音在说是因为分类。师:很好。在数学中,对整式也有一种类似的分类。这就是——同类项。……课后,有同学说:原来合并同类项和数钱是一个道理。不错,数学就是从实际生

5、活中来的,并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数学教育,源于现实,富于现实,应用于现实”。作为数学教育工,我们理应让学生意识、体会到这一点,让学生对数学有“源头”意识。三、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存在。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教会学生去观察生活,领悟生活中的数学因素,要注意课堂中实际生活的渗透,巧妙设置情境。课堂实录三:初一代数有理数的加法授课时间:2002年9月25日出示投影:“(-3)+(+2)=?能否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探索结果?”(学生讨论)生1:(-3)+(+2)=-1。如:以正东为正。向西走3米,记作-3,再向东走2米,记

6、作+2米。整个过程向西走了1米,记作-1。因此,(-3)+(+2)=-1。生2:我欠小王3元钱,记作-3。第二天,小王向我借了2元钱,记作+2。结果我还欠小王1元钱,记作-1。因此,(-3)+(+2)=-1。师:刚才两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探索出(-3)+(+2)=-1。同理,我们也可以探索其它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的结果。由此枯燥的法则引出课题,一则学生有兴趣,二则让学生觉得数学公式也是有来历的,三则让学生自信,因为自己也可以推导法则,过一把探索、创新的瘾。四、设障导入,引起重视教师在导入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设置障碍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求

7、知欲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课堂实录四:初一代数代数初步知识的活动课授课时间:2002年9月12日师:我们初一(5)班一共有30位同学。请问,如果每两位同学均相互问候,握手致意,有多少同学知道你们一共要握多少次手?学生思索,似乎摸不着门,有同学比划一阵后,微微摇头,用渴求知识的眼睛看着老师。(由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师:如果只有两位同学,握多少次手?“1次。”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师:如果增加1位同学,是3个同学呢?增加几次?“增加2次。”师:再增加1个,是4个呢?增加几次?“增加3次。”师:能找出规律吗?几乎所有的同学同时开始在作业本上

8、兴奋地比划着。……由同学们的书写速度可以知道,他们逐渐接受了将一道“难题”一点一点“啃”下来的思维方式,化难为易,效果很好。这样,不仅教给了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还揭示了整个思维过程。如果仅仅用由易到难的教学模式,学生当时掌握的程度可能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