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伦理观与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观契合研究

儒家伦理观与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观契合研究

ID:8898392

大小:5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10

儒家伦理观与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观契合研究_第1页
儒家伦理观与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观契合研究_第2页
儒家伦理观与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观契合研究_第3页
儒家伦理观与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观契合研究_第4页
儒家伦理观与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观契合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儒家伦理观与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观契合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儒家伦理观与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观契合研究  一、儒家伦理观的内容  儒家伦理是指人处于一定社会关系网络中有序化的道德,是关于人际关系的道理。儒家伦理观通过道德规范的形式表现出其基本内容。孔子把“仁”作为道德思想体系的核心,在其下放置“孝”、“悌”、“礼”、“信”等具体德行,由此形成了中国最早的系统的道德规范体系。孟子基于孔子思想提出了“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伦理原则。董仲舒根据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提出“三纲”的思想,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道德文明对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被这些

2、道德规范渗透着。儒家伦理思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历史局限性,在当代运用的过程中会有诸多的不适应,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的看待这些中国封建社会道德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的内容  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观,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伦理观。中国马克思伦理观是将马克思主义伦理观运用到中国具体革命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依托,不断吸收中国传统道德观中的精华而产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的根本性

3、质仍是马克思主义的,它是对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的创造性发展和应用。  在20世纪,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和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在实践的基础上,完成了三次理论飞跃,这三次理论飞跃使得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成为现实,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毛泽东伦理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集体主义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批判性继承传统道德伦理文化的观点。  邓小平根据社会发展的各种状况提出了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目标,提出要加强精神文明和道德文明的建设。邓小平伦理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使中国社会的道德面貌焕然一新,新的优秀品质不断产生和强化,道德观念发生了巨

4、大的变化。  江泽民伦理思想提出了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们应该建立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主要规范的社会主义道德思想体系的要求,并在加强道德建设的同时加强法制建设。  在21世纪,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第四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的同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新的概念。科学发展观是要求以人为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科学发展观这一思想是继毛泽东伦理思想、邓小平伦理思想和江泽民伦理思想之后又一重要的理论成果,它与毛泽东伦理思想、邓小平伦理思想和

5、江泽民伦理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对毛泽东伦理思想、邓小平伦理思想和江泽民伦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显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强大的生命力。  三、新时期两者的契合  (一)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契合  1.“以人为本”的实践观与惠民思想的契合点  以人为本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的体现。我国人口组成中农民占了很大部分比例,农民安居乐业与否,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新农村建设的开展,是党中央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惠民思想的思想家之一。《论语?公

6、冶长》记载:“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面对社会动荡中民众生活的疾苦和无保障状况,孔子认为为政的首要任务是解决民众的基本生活问题。“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论语?子路》“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以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关注民生、施政惠民是儒家伦理观中“德治”政治道德的代表,也是“中国历代明智的思想家和政治家的共识,更是历朝历代统治经验的概括和总结”。而惠民则是人本主义的直观表现。“以人为本”的实践观也充分体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的人本主义特征。

7、在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必须切实的保障农民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做到以上原则,就必须要关注他们的生存和发展现况,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在落实、实现这些原则和目标的过程中,吸收和借鉴以惠民思想为代表的我国传统道德伦理观中的优秀成分,使之与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共同作用,无疑能起到更好的作用。  2.两者契合的现实意义  第一,使我们注意到,必须满足农民的基本生活需要。从古代到现在,只有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才能真正的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