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微景观在艺术设计类院校中的应用

试论微景观在艺术设计类院校中的应用

ID:8901587

大小:5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11

试论微景观在艺术设计类院校中的应用_第1页
试论微景观在艺术设计类院校中的应用_第2页
试论微景观在艺术设计类院校中的应用_第3页
试论微景观在艺术设计类院校中的应用_第4页
试论微景观在艺术设计类院校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微景观在艺术设计类院校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试论微景观在艺术设计类院校中的应用  一、微景观的基本概念  微景观原是指用苔藓、多肉等生长条件差不多的植物,配上各种精美的小玩偶,做成的既实用又美观的桌面盆景。本文的微景观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宏观层面的景观而言的,但微景观并非指原有景观的一部分或是将原有景观按比例缩小。美国管理学家和社会学家赫伯特?西蒙在《人工科学》中提到的第三类游园空间,如雨廊、凉棚、喷泉、草皮以及修剪过的树木等,正是属于微景观的范畴。本文以景观设计师约翰?凯尔的《人类生态系统》和钱学森先生的《再谈园林学》为构建微景观尺度等级的参考,从微观层面划分不同的

2、观赏层次、观赏尺度,从而限定微景观的尺度范畴。  微景观的概念:微景观是指观赏尺度在几厘米到几十米,具有观赏或使用功能的人工景观。本文研究的是微观层面的校园室外景观,旨在通过微景观的创设营造交往距离更小,交往强度相对更大的校园室外交往空间。  二、校园微景观设计现状  微景观在各大高校校园内普遍存在,但其品质良莠不齐。一些校园在设计规划过程中把校园环境当作“纯艺术”创作,更加注重的是构图、比例、均衡、韵律等形式美的法则,完全忽略了对真实生活的关注、体验和思考,创作出了只是“看起来美”的校园环境。总的来说,校园微景观存在的问题包括:

3、  (一)使用功能单一,无法营造良好的交往氛围  例如,校园内的道路设计多数属于非停留式设计,学生目的明确地穿梭来往,道路利用率单一,本身并未成为景观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使用者与环境的互动性缺失,美术与设计学院的师生是很好的参与校园环境规划的策划者与实施者。让师生们参与到校园环境规划中,不仅能够提高师生们的创作积极性,同时还能促进师生之间的交往,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  (二)由于材质和尺度的问题,原有公共设施利用率低  铁质公共休息椅,冬天冰凉无人敢坐,夏天太阳直射,烫的使人不敢坐。不仅没有体现自身的价值,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4、(三)校园环境千篇一律,无法体现学校自身特色  王澍设计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是一个考虑地域特色,利用当地资源展示校园特色极佳的范例。运用回收的600万废弃的瓦片,不仅塑造了独特的校园环境,同时源自当地名居的瓦片叙述了历史的、文化的、生态的意义。在众多相似的校园环境中,独树一帜。  校园环境是一个学校身份的象征,是内部文化的外在表现,是在校师生活动的主要场所。所以,独具个性的、充满活力的、具有良好交往氛围的校园环境应该是校园环境的理想状态。特别是艺术设计类院校,应该更加注重校园环境的建设,积极表现其专业性,彰显它艺术设计的品味及实力。

5、  三、微景观的设计要点  (一)从交往看校园微景观  1.提高交往活动发生的频率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交往活动的发生,在校园这个人群密度比较高的地方,交往活动发生的概率自然也相对较高。虽然所交往活动的发生与否是由人的决定的,但是,交往活动是否发生与人所处的环境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扬?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中》将公共空间的户外活动分为三类: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社会性活动。必要性活动是那些有点不由自主的活动,例如上课、吃饭、等人等。自发性活动是另一类完全不同的活动,它对于环境有着更高的要求,只有环境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且时间、地点有可能

6、的情况下才会发生。例如演讲活动、约会散步、休息思考等。  2.微景观促进人与人之间更亲密的交往  杨?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中,将人与人之间存在的距离分为亲密距离(0-45CM)、个人距离(o.45-1.30m)、社会距离(1.30-3.75m)公共距离(大于3.75m)四类。校园微景观以个人距离(0.45-1.30m)为尺度依据,对于景观各要素,如植物、铺装、小品等都保障最优的尺度定位,确保室外的交往活动能够具有相对的私密性,为师生们提供更加具有归属感的校园环境,促进人与人之间更加亲密的交往。  3.促进人与环境的互动  另一方面

7、,促进人与环境的互动交往。艺术设计类院校学生及专业学习与其他专业相比较具有专业学习上操作性更强;更个性化;教育成果的实用性及市场化特点。因此,艺术设计类院校校园环境规划可以更多地接受师生们参与到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让学生从欣赏、阅读的层面转化到体验、参与的层面,让师生们在参与规划的过程中对校园环境产生更多的认同感,以认同带动交往,在交往中互相学习,营造良好的交往氛围;另一方面,这种将教学与创作结合于一体的模式有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  (二)从环境的育人功能看校园微景观  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是一种无声的教学语言。

8、在校园中微景观通过对本地自然景观的呈现,校园历史相关人物雕塑的设置,校园历史文化小品的创设,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间接地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历史、文化、相关人物的生平故事,产生教育的作用。  (三)从视觉感受看校园微景观  微景观对于校园环境而言是必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