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润校园 内涵促发展

特色润校园 内涵促发展

ID:8903621

大小:5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11

特色润校园 内涵促发展_第1页
特色润校园 内涵促发展_第2页
特色润校园 内涵促发展_第3页
特色润校园 内涵促发展_第4页
特色润校园 内涵促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特色润校园 内涵促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特色润校园内涵促发展特色润校园内涵促发展(立足课改彰显特色)太和十小刘岩把学校办成一所个性彰显、充满生机活力、能充分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特色学校,是每一位校长的理想追求。在学校进入到新的发展历程时我们认识到:要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走内涵提升之路,走特色创新之路,走品牌强校之路,走文化立校之路。一、积极探索,深入思考,打造校园特色文化。刘彭芝校长在《人生为一大事来》这本书中说:校长是个“领跑人”,领着全校的教职员工不停地奔跑,领着一茬又一茬的孩子不停地奔跑。“领跑人”的办学理念在奔跑中反映,“领跑人”的心智情感在奔跑中展现,“领跑人”的人生价值在奔跑中实现。20

2、13年的暑假,我接任十小校长。这是一所地处城乡结合部、留守儿童偏多的学校。但是随着工作的深入,我发现这儿的老师同心同德,乐于奉献;这儿的学生勤奋好学、文明向上。我每天都被感动着,也在不断地思索着:怎样才能做一个优秀的“领跑人”?我又将带领我的团队奔向何方?经过近一年的探索、思考、实践。逐渐形成了十小的校园文化。办学目标:把学校建设成为人文浓郁的学园,活动健体的乐园,自然和谐的花园,亲切温馨的家园,让每位教师成功,每位孩子成才。办学理念:打造适合每位孩子所需的教育,为孩子快乐成长,终身发展奠基。办学思想:突出特长、张扬个性。办学宗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校风:和谐文明尊师

3、爱生教风:严谨博学善导奉献学风:刻苦主动乐学善思校训:校兴我荣校衰我耻教育的目的是让人过有意义、幸福的人生。“为孩子快乐成长,终身发展奠基。”就是把学生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学生将来能考上大学是我们培养的重要目标,但事实上一部分学生上不了大学。即使考上了大学,那毕业时走向社会又是什么样子,是否有教养,有修养,是否能适应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因此我们把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意志、心理和行为习惯等作为具体的培养目标。我们充分发掘学校文化内涵、整合多年文化精华,确定探索一条既传承中华文化之精髓,又适合当代少年儿童多元发展的特色办学之路。为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创造

4、优良的人文环境,使学校成为师生身心愉悦、情感陶冶的成长乐园,从而形成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二、立足课改,打造品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师队伍是学校立校之本,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保证。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是学校建设永恒的主题。要想把我校办成品牌学校,首先,必须建立一支与办学方向相适应的师资队伍。但是,该怎样打造这支队伍呢?我想必须走课程改革之路。有了方向,却没有方法。正当我们迷茫时,课改的春风吹进了十小的校园。2014年的1月8日,课改在十小拉开了大幕(一)、加强学习,转变观念。为了转变观念,我校全体教师进行了多层次的理论培训:①专家指导;②系统学习《义务

5、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③深入学习《高效课堂100问》;④认真研读李希贵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刘彭芝的《人生为一大事来》等教育专著,记好学习笔记,写出心得体会。使每位教师更新了教育教学理念,提升了理论水平,增强了课改实践能力(二)把课堂还给学生。高校课堂的精髓就是充分相信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人公地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上学期,我校四年级两班学生,在学完两则寓言故事后,各召开了一次寓言故事会。先不说学生是怎样起劲地练、演、编故事,单就是教室中那一面面鲜活的黑板也会带你走进寓言的世界。而这些都是学生的

6、杰作,更是老师相信学生的结果。他们一遍又一遍地练,汗水滴落脸颊,他们全然不顾,带着这样的热情、激情去学习,能学不好吗?正如《人生为一大事来》中所写“把讲台让给学生,他们就能一展师者风采;把舞台搭建给学生,他们就能赢得生命的喝彩;把社会敞开给学生,他们就能学以致用、移山填海;把创造的技巧告诉学生,他们一定能成为未来世界的主宰。”(三)以学促教,科研兴教。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不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教师很难真正品尝到教师的乐趣。学校要为教师

7、的教科研创设平台,必须搞好校本教研。首先,我们改革教研工作。第一、以集体备课为载体,建立高效、共享、反思的新型备课方式。从以前单纯的听课、说课、评课活动,转变为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意解决实际问题,又注意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提升。倡导教师分工协作,研究导学案的设计与学法指导,集体交流实现智慧共享。第二、开展同课异构活动。“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教学思想,我有一种教学思想,交换后,每人都有两种教学思想”。甚至使自己得到升华,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这一活动的开展,给了教师一个发现自我、重塑自我的平台。同时我们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