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市高三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卷

兴化市高三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卷

ID:8905851

大小:47.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4-11

兴化市高三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卷_第1页
兴化市高三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卷_第2页
兴化市高三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卷_第3页
兴化市高三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卷_第4页
兴化市高三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兴化市高三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兴化市高三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卷(时间:160分钟分值:160分)甲卷(必考内容,共142分)一、现代文阅读(共2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河流的秘密对于居住在河边的人们来说,河流是个秘密。谁能有柔软之极雄壮之极的文笔为河流谱写四季歌?我一直喜欢阅读所有关于河流的诗文篇章,所有热爱河流、关注河流的心灵都是湿润的,有时候那样的心灵像一盏渔灯,它无法照亮岸边黑暗的天空,但是那团光与水为友,让人敬重。赞美河流如何能消解河流与我们日益加剧的敌意和隔阂。一个热爱河流的人常常说他羡慕一条鱼,鱼属于河流,因此它能够来到河水深处,探访河流的心灵。可是谁能想到如今的鱼与河流的亲情日益淡薄

2、,新闻媒体纷纷报道说河流中鱼类在急剧减少。所有水与鱼的事件都归结为污染,可污染两个字怎么能说出河流深处发生的革命?谁知道是鱼类背叛了河流,还是河流把鱼类逐出了家门?我突然想起了童年时代居所的后窗。后窗面向一条瘦小的河,这样的河往往处于城市外围或者边缘。这样的河流终日梦想着与长江、黄河的相见,却因为路途遥远、交通不便而抱恨终生,因此它看上去不仅瘦小而且忧郁。这样的河流经年累月地被治理,负担着过多的衔接城乡水运、水利疏导的任务。河岸上堆积了人们快速生产发展的商店、工厂、码头、垃圾站,这一切使河流有一种牢骚满腹、自暴自弃的表情,当然这绝不是一种美好的表情——让我难忘的就是这种奇特

3、的河水的表情。从记事起,我从后窗看见的就是一条压抑的河流,一条被玷污了的河流,一条患了思乡病的河流。只有在装运货物的驳船停泊在岸边时,它才发出轻微的类似呓语的喃喃之声。即使是孩子,也能轻易地判断那不是快乐的声音。在我的记忆中河流的秘密曾经是不合道德的秘密。我记得在夏季河水相对洁净的季节里,我曾经和所有河边居民一样在河里洗澡、游泳。至今我还记得第一次在水底下睁开眼睛的情境,我看见了河水的内部,看见的是一片模糊的天空一样的大水,与你仰望天空不同的是,水会冲击你的眼睛,让你的眼睛有一种刺痛的感觉。这是河流的立场之一,它偏爱鱼类的眼睛,却憎恨人的眼睛——人们喜欢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4、河流憎恨的也许恰好是这扇窗户。事实上河流的心灵永远比你所能描述的丰富得多,深沉得多,就像我母亲所描述的同一条河流。那是一个多么神奇的故事,有一年冬天河水结了冰,我母亲急于赶到河对岸的工厂去,她赶时间,就冒失地把冰河当了渡桥。没几步她就后悔了,冰层很脆很薄,她听见脚下发出的危险的碎冰声,她畏缩了,可是退回去更危险,于是我母亲一边祈求着河水一边向河对岸走。我问我母亲她当时是怎么祈求河水的,她笑着说,能怎么祈求?我求河水,让我过去,让我过去,河水就让我过去了!如果你在冬天来到南方,见到过南方冬天的河流,你会相信我母亲的故事吗?你也会像我一样,对此心怀疑窦。但是关于河流的故事也许偏

5、偏与人的自以为是在较量,这个故事完全有可能是真实的,请想一想,对于同一条河流,我母亲作了多么神奇多么瑰丽的描述!河流的心灵漂浮在水里,无论你编织出什么样的网,也无法打捞河流的心灵,这是关于河流最大的秘密。1.作者为什么认为河流“偏爱鱼类的眼睛,却憎恨人的眼睛”?(4分)2.文中作者描述了母亲的那个神奇的故事,是否多余?为什么?(5分)3.文章的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4.根据文章,有人认为河流的心灵秘密是承载着人类因为自以为是而带来的痛苦、磨难,也有人认为河流的秘密是河流表现出的对人类的宽容和大度。你认为呢?说说理由。(5分)二、古诗文阅读(共34分)

6、(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共18分)微子开者,殷帝乙之首子而帝纣之庶兄也。纣既立,不明,淫乱于政,微子数谏,纣不听。及祖伊惧祸至,以告纣。纣曰:“我生不有命在天乎?是何能为!”于是微子度纣终不可谏,欲死之。乃问于太师、少师,曰:“殷不有治政,不治四方。纣沉湎于酒,妇人是用,乱败汤德于下。今殷若涉水无津涯,如之何?”太师曰:“王子,天笃下灾亡殷国。今诚得治国,国治身死不恨。为死,终不得治,不如去。”箕子者,纣亲戚也。纣始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纣为淫泆①,箕子谏,不听。人或曰:“可以去

7、矣。”箕子曰:“为人臣谏不听而去,是彰君之恶而自说于民,吾不忍为也。”乃被发佯狂而为奴。遂隐而鼓琴以自悲,故传之曰《箕子操》。王子比干者,亦纣之亲戚也。见箕子谏不听而为奴,则曰:“君有过而不以死争,则百姓何辜?”乃直言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信有诸?”乃遂杀王子比干,刳视其心。微子曰:“父子有骨肉,而臣主以义属。故父有过,子三谏不听,则随而号之;人臣三谏不听,则其义可以去矣。”遂行。其后箕子朝周,过故殷虚,感宫室毁坏,生禾黍,箕子伤之,乃作《麦黍之诗》以歌咏之。殷民闻之,皆为流涕。太史公曰:“孔子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