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综合测试卷(人教版必修1)

【历史】综合测试卷(人教版必修1)

ID:8906906

大小:19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11

【历史】综合测试卷(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历史】综合测试卷(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历史】综合测试卷(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历史】综合测试卷(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历史】综合测试卷(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综合测试卷(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吴川二中高三历史科轮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2分,共70分)1.我国自2008年1月1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科举制2.右图是北京故宫内的军机处,对于该机构的设置,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国家统一的需要B.政令统一的需要C.权力相互制约的需要D.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3.《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2、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马尾海战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4.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的是A.《南京条约》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B.《天津条约》签订,“值百抽五”的关税原则确立C.《马关条约》签订,列强正式获得投资设厂的权利D.《辛丑条约》签订,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5.五四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上海后,发展成为全国性的群众爱国运动,这充分说明(  )A.上海是最早发生工人罢工的城市B.五四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五四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D.五四运动具有

3、广泛的群众基础6.“会议认为一切事实证明我们在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是我们不能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的主要原因。”这个会议是A.中共一大B.中共三大C.“八七会议”D.遵义会议7.2008年12月15日,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全面启动,两岸“三通”时代随之到来。大陆提出三通建议开始于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B.叶剑英关于台湾问题的谈话C.“九二”共识的达成D.“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8.“金瓯久分终必合,两岸贵合避干戈。自古盛世处安定。振兴中华同尽责。”海外华人的这首诗表明A.“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B.稳

4、定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前提条件C.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D.实现祖国的统一不能采取非和平方式9.温家宝总理访问非洲时曾说:“非洲人民对我们有功”。这里的“功”主要是指A.支援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B.支援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C.支援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斗争D.支援我国国内经济建设10.在获得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后,中国海军于2008年12月26日从海南三亚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这是中国海军自15世纪郑和下西洋以来的首次远征,具有划时代意义。这说明①中国海军出兵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是合理合法的②联合国安理

5、会授权各国出兵严重损害了索马里的国家主权③说明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④中国出兵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④D.①③11.下列民主政体下的政治活动,其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最早来源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有①美国大选期间,美国公民积极投票②英国议会议员就国家事务进行辩论③中国全国人大会议的代表对国家事务举手表决④韩国宪法法院驳回国会通过的总统弹劾案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2.《民法大全》中记载:“拷问不得施加于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下列对此规定理解不准确

6、的是A.此规定注意规范审讯制度B.此规定注意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C.此规定注重保护奴隶制度D.此规定包含的某些原则具有永恒价值13.下列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的有关内容中,对政治文明发展的影响最为深远的是A.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B.召开公民大会,让公民参与城邦事务C.建立陶片放逐法D.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14.某课题组在探究“社会主义运动”课题过程中,整理了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错误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C.十月革命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D

7、.开国大典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15.2008年8月8号,俄罗斯和格鲁吉亚战争爆发后,欧盟轮值国主席、法国总统萨克奇赶赴莫斯科斡旋,与俄总统签署了和平解决冲突的“六点协议”,此事最能说明欧盟A.成为多极格局中的一极B.靠拢俄罗斯,疏远美国C.力图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D.成为政治军事化组织16.“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而田之所入,豪民得其半,耕者亦得其半”。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土地的何种经营方式A.自耕农经营B.田庄式经营C.租佃制经D.官民合营17.“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心存汉社稷,旄

8、落犹未还。”《苏武牧羊》中的“社稷”是国家的代称,这主要是因为()A.鬼神等迷信思想盛行B.中国古代以农业为立国之本C.人们要依靠土地和谷物生存D.国家的税收主要来自土地上出产的谷物1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宋朝的黄金时代”标题下写道:宋朝时发生了一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