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教育论文:关于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中学生教育论文:关于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ID:8908832

大小:1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11

中学生教育论文:关于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_第1页
中学生教育论文:关于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_第2页
中学生教育论文:关于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_第3页
中学生教育论文:关于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学生教育论文:关于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徐乃进良好的行为习惯体现着一个人的整体素质。中学时代是人生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因为它不仅是中学生许多行为习惯养成的阶段,也是人生世界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阶段,更是将来可持续发展、终身学习的打基础阶段。因此,抓好初中学生的养成教育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首先,让学生懂得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一切都是从少年儿童开始,不同的童年造就出杰出的青年与犯罪的青年,而这不同的基本点之一就是行为习惯的不同。我们分别通过班会课和思想品德课,让学生收集有关表达良好行为习惯重要性的名人名言,并

2、让他们交流讨论,选择其中的一条或几条作为自己习惯养成的座右铭;同时让学生了解成功人士获得成功的秘诀有哪些,特别要关注是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起了促进作用。其次,正确看待学生的不良习惯。学生的不良习惯不能与道德败坏等同起来。因为学生的不礼貌、打架、骂人、爱撒谎等行为劣性是在后天形成的,它也受家庭(父母)、社会的影响,不能上纲上线与品德挂钩。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拥有一颗天使般的爱心与耐心。第三,树立榜样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在培养行为习惯方面,榜样是无声的力量,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典范。榜样是活的教科书,具有起动、形象、具体的特点。它对学生具有更大的

3、说服力,更强的感染力,对学生形成良好习惯具有特殊的作用。初中学生的一个心理特点是模仿。他们可塑性强,给他们树立什么样的榜样十分重要,如果用正面的典型给他们做榜样,可以激励他们向积极的方向去努力,如:在遵守纪律方面,多给学生树立身边的榜样,挖掘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及时树立典型,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以他们为标准来要求自己,从而养成严格遵守纪律的习惯。榜样还有矫正作用,它像一面镜子,可以使学生经常对照检查,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如:要求学生参考好的班级的礼貌表现、组织纪律、集会、排队、升旗和课间活动等。直观形象的教育,使学生能够找出自己的不足,比较快

4、、比较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另外,教师的榜样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先做到,这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第四,重视音乐熏陶作用。欣赏音乐可以消除大脑的高度紧张和疲劳,使大脑各部分的兴奋和抑制有序交替出现,同时可以宣泄情感,使心理得到平衡。对于长期进行紧张学习状态的中学生来说,适当地欣赏音乐可以打开大脑的潜意识,增强想象力、提高记忆效果,而且能屏蔽大脑的杂念,缓解大脑疲劳,安抚躁动不安的心灵,有助于培养人的气质和风度,保持鲜明的个性,形成良好的人格。因此,我们经常在自习时间放上一

5、段旋律优美、轻松舒缓的音乐:古典音乐或轻音乐,最好是纯器乐的,如钢琴曲、古筝曲、琵琶曲、胡芦丝等。但要注意尽量不用流行的有歌词的音乐,否则效果会适得其反;同时播放的音量应作为一种背景音乐的音量,不宜太大,不然会起干扰作用。这样就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应注意以下几点:1.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必须与快乐联系起来。比如在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要让他们尽可能地获得快乐。上课时要求用眼睛盯着老师,从中你获得什么?倾听别人说话,从中你又获得了什么?及时认真完成作业,得到了什么?自己从查找、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得到了什么?这样慢慢地,学生

6、觉得在学习的过程中乐趣也不少,从而喜欢学习,自主地学习。2.纠正不良习惯要与痛苦联系起来:如:有学生不做作业或抄袭作业的,我们就要让他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不做作业、抄袭作业是要付出代价的,自己要负全责。但千万不能用惩罚劳动如打扫卫生(因为劳动是光荣的,否则会让学生对劳动产生误解,价值观产生扭曲)、罚抄作业多少遍(学习是快乐的事,罚抄只会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痛苦,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等形式。3.纠正学生不良的习惯要讲科学。纠正不良习惯,切忌简单粗暴,要讲究科学。有些不良习惯学生自己也想改掉,可就是左右不了,如有的学生上课注意力就是集中不了,喜

7、欢动,那我们就要了解学生:是不是剖腹产的(剖腹产的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是不是家庭出现了问题,或者是饮食方面存在问题(有专家说每天大鱼大肉的吃,会影响注意力的集中),是铅过量或其他什么的……找到了问题产生的症结,就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4.不同的不良习惯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良的习惯有多种,有的不良习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消失:如有的学生在初一时说话比较冲,不注意分寸,随着不断长大懂事,会慢慢地改正。因此,老师对这类习惯不要太刻意地去纠正。有些不良习惯由来已久,如作业潦草、做事粗心,对这些“老顽固”,教师应用积极的心态对待:坚信学生的不良

8、习惯可以克服,但不能操之过急,这是需要时间、需要耐心地寻找相应的对策的。还有的不良习惯学生纠正了,又复发了,这都是正常的,教师要牢记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可能一墩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所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