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ID:8913457

大小:270.50 KB

页数:132页

时间:2018-04-12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战争。本单元的五篇文章,分别是新闻通讯、小说、书信和报告文学。我们知道,每种体裁都具有各自的文体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每篇作品区别于其他作品的作者独特的观察视角和语言风格,因而,作者也就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对“战争”——这个沉重而又深刻的话题进行了独到的阐释。二、单元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2、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字词,复习记叙文六要素知识,学会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提高默读的速度和质量,培养默读的

2、技能。3、过程与方法目标:综合运用默读的各种方法,并指导学生自测。在阅读中引导学生用心感受课文中有特色的语言、感人肺腑的人物、惊心动魄的情景,并有自己的心得体会和评价。三、单元学情分析初二承上启下,继续积累语文知识和词语,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写作表达技巧,培养文体感。初二学生在过去一年的学习中接触最多的文体是记叙文,对新闻、报告文学等文体的文章阅读较少,对以战争为主题的文章了解甚少,所以教师一定要做好引导。四、单元课时划分本单元共划分10课时1新闻两则2课时2芦花荡2课时3蜡烛1课时4就英法

3、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1课时5亲爱的爸爸妈妈1课时综合性学习写作2课时1、新闻两则(第一课时)七年级语文备课组主备人:杜丽娜授课人:【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2、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层次,体会文章准确、简洁的语言。2、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情感,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教学难点】能根据新闻

4、的特征理清内容、结构和体会语言的真实准确。【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语文)自学教材2-9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2、画出课文的生字(或优美词语、或段落),体会其中的含义。3、尝试完成第8页的研讨与练习。4、完成小练习的积累运用。二、检查反馈:(一)预习评价:(二)存在问题:三、课堂展示:(一)自主学习展示:1文体知识的展示新闻:从广义上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狭义来讲指消息;新闻六要素(记叙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

5、结果。消息——是简明概括和迅速报道国内、国际新近发生的重大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消息的结构:标题: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导语: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主体: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背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结语:新闻结尾。(背景和结语常常暗含在主体中)。电头就是在报道开头用括号或黑体字表示,交代稿子的来源和发稿的时间2抽学生介绍时代背景。3作者简介:毛泽东: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二)合作探究展

6、示:1、请同学们用三种方式把课文的内容表达出来:①用一句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②用一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③用几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引导得出结论:用一个语句单独介绍新闻的内容叫标题:用一段话在开头介绍新闻的内容叫导语;用几段话具体地介绍新闻的内容叫主体。另外,课文开关括号部分叫电头。新闻的结构,包括标题、电头、导语、主体。(教师组织讨论:标题中的“横渡长江”改为“胜利渡江”行不行?新闻的特点之一,新闻必须具有真实性。)(教师组织讨论:这则新闻写完了不发表,等待渡江役胜利之后再发表,不就可以改为“胜利渡江

7、了吗?同学位认为不可以,因为这样的好消息必须及时告诉给全国人民。新闻的特点之二:新闻必须具有及时性。)2、找出这则新闻的六要素?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时间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经过与结果: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西路军三十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东路军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

8、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3、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结合词句举例说明)再读课文,质疑探究:(1)、导语从哪几方面总领全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人数之多(兵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战线)之长“冲破敌阵”——攻势之利“横渡长江”——地点和事件结果(战况)(2)、主体部分写了什么?各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各路军的作战情况。(3)、找出本文的议论句,看看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