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周清试卷及答案

初二语文周清试卷及答案

ID:8916559

大小:3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4-12

初二语文周清试卷及答案_第1页
初二语文周清试卷及答案_第2页
初二语文周清试卷及答案_第3页
初二语文周清试卷及答案_第4页
初二语文周清试卷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二语文周清试卷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二语文周清试卷一、名著阅读(6分)《水浒传》中行者(人名)在寻找哥哥武大郎的途中,路过(地名)时,打死了一只大老虎,于是倍受百姓喜爱;当及时雨(人名)作了梁山第二把交椅时,接老母上了山,于是李逵也下山接母,行至沂岭时其母被老虎吃掉,他愤怒之下,连杀四只老虎。二、综合性学习(14分)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根据“关注食品安全”主题活动中调查搜集到的相关数据和材料,完成下面各题。1、研究下表数据,写出研究结论。(5分)孝感市食品安全满意度问卷调查统计表(调查人数:500人)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人数比2

2、5%28.5%39.7%6.8%研究结论:。2、研究下面三则材料,分别提炼观点,在成果展示会上交流。(9分)材料一那瘦肉多得动你心的猪肉,有可能含有瘦肉精;那颜色白得馋你嘴的馒头,有可能就用过漂白剂;那色彩艳得逼你眼的饮料,有可能就加了塑化剂……材料二公众之所以引起“愁吃”的恐慌,与少数媒体夸大其辞的宣传不无关系。例如,某个地方西瓜使用了膨大剂,专家证实如剂量适当并不影响食用者的身体健康。但由于媒体的片面宣传,导致很多人不敢吃西瓜。他们把个别问题当成普遍现象,动辄以“致癌”“致死”定论,把食品安全的问题放大了。材料三从中央

3、到地方,各级行政主管、职能检测部门,已经开始行动,采取措施对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实行全程监控和检测,对黑心者,频出重拳。主要观点是:(1)。(2)。(3)。三、古文阅读(50分)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

4、乐。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馀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下列句中加点字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4分)A、①渔人甚异之

5、②父异焉,借旁近与之B、①太守即遣人随其往②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C、①寻病终②寻向所志D、①诣太守,说如此②不亦说乎2、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4分)A、便要还家B、屋舍俨然C、项为之强D、满坐寂然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5分)豁然()俨然()阡陌()怡然()垂髫()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9分)(1)欲穷其林____________(2)仿佛若有光____________(3)初极狭,才通人_________(4)屋舍俨然____________(5)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6)不足为外人道也__

6、_______(7)便要还家____________(8)皆叹惋________________(9)欣然规往_______________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8分)(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6、用原文语句作答:(6分)(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0分)(1)从第②③段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向往的原因是:A___________;B

8、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2)文中最后写刘子骥“规往”“未果,寻病终”,后无人“问津”,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