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重庆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ID:8919686

大小:58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12

重庆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_第1页
重庆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_第2页
重庆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_第3页
重庆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_第4页
重庆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庆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秘密★启用前2013年重庆一中高2014级高二上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卷2013.1历史试题共5页。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第Ⅰ卷(选择题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文王行仁义而王

2、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学说B.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C.墨子的“兼爱”思想D.庄子的“齐物”观点2.《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A.嫡长子继承权B.等级关系森严C.神权强化王权D.血缘政治色彩3.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A.宗法制的终结B.察举制的完善C.科举制的推行D.三省六部制

3、的设立4.元朝赵天麟说:“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材料体现了元代行省制的哪一特点?A.拓宽选官渠道,提髙行政效率B.减少财政开支,防止地方割据C.管辖边疆地区,扩大统治区域D.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5.右图是中国古代传说中能辨别忠奸的神兽,叫獬豸。清朝时取其意,作为某种官员官服上的图案。该官员最有可能是A.军机大臣B.内阁大学士C.吏部尚书D.监察御史6.商业的发展与人们的文化生活密不可分。中国古代商业不断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与此相适应,思想文化领

4、域也成就非凡。这些成就不包括A.小说的出现与繁荣B.书法的形成和发展C.戏曲的成熟与突破D.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7.“这个条约的签订改变了长期以来中国与外国人之间经商的习惯和组织,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一夜之间,过去原本举足轻重的行商遭到削弱。”这个条约最有可能是指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天津条约》8.几个年轻人被地方官逮捕后,一名传教士向知府表示:这几个人都是我们教会里的朋友,请立刻把这几个人交我带去。知府明知这几个人是要捉拿的会党,又担心教士写信托公使到总理衙门理论,只好将人交给教士。

5、上述故事发生在A.明朝末年的杭州B.清朝初年的北京C.清朝末年的上海D.民国初年的南京9.“洪杨诸先民,崛起东南,以抗满清,虽志业未究而遽尔败亡,而其民族思想之发皇,轰轰烈烈,在历史上足以留一重大纪念焉。”材料所评史实为A.辛亥革命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郑成功收复台湾10.“讲科学理性、讲自由、讲人权、讲法治、讲个人尊严,这些价值通过五四成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结构中所不可或缺的一些基本价值。”这表明了五四运动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体现了中国人的爱国主义精神C.弘扬了民主与科学的精神D.促进了马

6、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11.2007年上海中共“一大”会议纪念馆对公众展出由中、俄、蒙三国学者共同发现的中共一大“第15人”——共产国际代表尼克尔斯基的照片与真实生平资料。这一珍贵历史资料最能说明A.俄国给中国革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B.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以俄为师”C.中共的诞生得到了共产国际的帮助D.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紧密联系12.伍修权在长征途中写诗一首: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娄山关前鏖战急,□□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文中空处应填写A.瑞金B.遵义C.吴起D

7、.会宁13.美国《时代》周刊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这段话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卢沟桥抗战B.淞沪会战C.太原会战D.台儿庄战役14.毛泽东曾指出“国民党的一党专政是团结的破坏者,是抗日失败的负责者。是内战的祸胎,必须立即废止,及由各党派和无党派的代表组成联合政府,发布一个民主的施政纲领,然后召开国民代表大会……”这段讲话的背景是A.红军长征期间B.抗日战争即将胜利C.重庆谈判期间D.解放战争即将结束15.国民党《中央日

8、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这指的是A.国民党“一大”召开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双十协定》的签订D.达成《国内和平协定》16.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这次会议应该是A.日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