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术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美术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ID:8919770

大小:2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12

在美术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_第1页
在美术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_第2页
在美术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_第3页
在美术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_第4页
在美术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在美术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美术教育论文题目:《在美术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单位:漳平附小作者:罗语心联系电话:15860161238字数:3220在美术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常说小学生的想象力是无穷的,但是,越向高年段前进,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却每况愈下,除了无法一蹴而就的教育体制外,美术学科也没有发挥它该有的功能。美育在这一程度上是起了很大的先导性作用的。因为在美术课堂上指导儿童绘画创作,很重要的是要从儿童心理特征出发,教养儿童对美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美术创作是形象思维,应通过激发儿童对于美术的兴趣,培

2、养儿童的形象思维,开发儿童智力,培养儿童观察、记忆、想象和创造能力。这个过程,重要的是对儿童艺术创作的引路人,要善于了解儿童,启发儿童对美的兴趣和感受,尊重孩子神奇的幻想,培养儿童的想象力的创造力。美术老师是打开这扇门的媒介。  童年是充满幻想的时代。好奇和幻想是儿童思维的特征,也是儿童心灵纯洁天真的表现。他们可以“异想天开”:弯弯的月亮挂在天上,孩子可以幻想在月亮上挂秋千摇荡;蝴蝶纷飞扑向孩子身上,说明我比花儿更美;不同国家的儿童可以用纸筒互相“打电话”。在成人看来似乎“荒诞不经”,对儿童说来,正是奥妙所在。因此,要培养学生

3、的想象力,就要去发掘他们这种儿童审美的奥妙。《小王子》中,小王子和飞行员见面时,让飞行员画的那只羊,就是对儿童思维的诠释,有趣,敢思,创造。那么,应该要从哪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呢?首先,观察与感性。少儿一进入艺术殿堂就必须培养其敏锐的感觉,用眼睛去观察与测量。无论是构图还是比例都只能凭自己的感官,绝不允许观察时用工具在实物上量,表现时又用尺在纸上量。否则,我们将犯下大错,促使学生走入歧途。例如教孩子们画树叶或者粉笔盒时,其椭圆形的宽扁程度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比例都必须先用眼睛去观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目测,在画面上表现

4、也只是能凭感觉去指挥手。从前,每当我新接手一个班就发现有大部分的同学把一些工具带进美术课堂。尽管我每次在课堂间隙强调、阻止、纠正学生的错误习惯,但总感到力不从心,有时要花一学期甚至一年时间才能奏效。所以,启蒙老师的思维方式,传道方法对学生素质培养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遵循系统性原则,自始至终教孩子们建立独立的感性语言,无论是学哪一种艺术形式都要严格培养独立观察的习惯,训练感觉的能力。一旦学生步入正轨,其他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其次,理解与理性。我们提到感性的重要,并不意味着就不要理性的分析,知觉与感觉是紧密相联的,用感知的形式

5、去认识事物才是完整的。例如孩子的画一片树叶,第一感树叶是椭圆形,第二感树叶有个尖尖的形状,第三感才发现树叶有个蒂把与叶筋。孩子们对树叶形象的理解已基本准确了,再进行描绘便渗入了理性的成份,至于表现的准确与差异是不能强示的,正因为有了差异,学生的作品才会呈现千姿百态,艺术本身就是求异的。如果我们随便让学生把树叶放在纸下描红或在纸上套画,造型是准确了并且千篇一律,但学生的感知、理解能力却被“拐仗”所代替,天真的儿童就会培养成千篇一律的复制粘贴体系。最后,技能与思维。有创造力并不是意味着你要忽视技能的重要性,相反的,知识越丰富,技能

6、越熟练,人的视野也越开阔,创造思维也越活跃,作品也越成熟。在《指纹画》一课教学中,我在两个班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一个班不讲具体的知识,只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创作;另一个班在讲了圆印法、斜印法、侧印法后,再进行创作。结果,前一个班学生的作品虽有创造性表现但随意性强,由于没有技法指导,画面杂乱。而另一个班学生的作品既体现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又因有技法的交融和灵活运用,而使画面美观、耐看。通过这一课的对比教学,我体会到知识和技能是进行创作活动的一项基础,在体现创造思维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想象力的效果,美术教

7、师在课堂上必须抓住每个环节,用语言和行动来引导和塑造。  第一是启发儿童自愿学习。美术教育不同于一般说理性的科目,它要靠思想的启迪和情感的激励来唤起儿童敞开心灵的大门,不能有任何强迫性。用“童心”去想儿童所想,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去激发儿童创作的欲望,让儿童头脑中有鲜明清晰的形象,“呼之欲出”,使儿童产生内心的创作冲动。就好比《蜻蜓飞飞》这一课,先让学生了解它的结构,在创设情境,它会飞到哪里去?使单纯的蜻蜓造型课变成了想象的敲砖石,打开了学生思维创造的大门。美术教学多在活动中、游戏中去进行,让儿童用眼睛去看,用脑子去想、去记,

8、通过行动去体验、去玩、去摸、去听……用现实的刺激促使儿童的想象运动起来,经过他们的头脑加工,创造性地外化于画面上。儿童们经过启发,按捺不住急切作画的心情,当听到老师说现在开始画时,他们就全神贯注地画起来,没有淘气的,也没有说话的,全班鸦雀无声,只听见笔在纸上作画的唰唰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