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智慧成长孩子品学兼优小学阶段

父母智慧成长孩子品学兼优小学阶段

ID:8925259

大小:17.37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12

父母智慧成长孩子品学兼优小学阶段_第1页
父母智慧成长孩子品学兼优小学阶段_第2页
父母智慧成长孩子品学兼优小学阶段_第3页
父母智慧成长孩子品学兼优小学阶段_第4页
父母智慧成长孩子品学兼优小学阶段_第5页
资源描述:

《父母智慧成长孩子品学兼优小学阶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父母智慧成长孩子品学兼优(小学阶段)一、引子:一位农夫得到一块玉,想把它雕成一件精美的作品,可他手中的工具是锄头。很快,这块玉变成了更小的玉,而它们的形状始终像石头,并且越来越失去价值。“玉不琢,不成器”孩子是上天赐予父母的礼物,把他变成价值连城的宝贝还是一文不值的碎片就看父母手里拿的是锄头还是刻刀。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分享一下“父母智慧成长,孩子品学兼优”。当堂采访:您的孩子上几年级?您困惑的问题是什么?二、小学阶段孩子的心理特证和家长对策1、小学一、二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小学低年级孩子的脑功能发育处于“飞跃”发展的阶段,他们的大脑神经活动的兴奋性水平提高,表现为既爱

2、说又爱动。他们的注意力不持久,一般只有20-30分钟。他们的形象思维仍占主导,逻辑思维很不发达,很难理解抽象的概念。他们的独立性和自觉性较差,在生活、学习、活动等各个方面都需要成人的监护和具体指导。他们最显著的特点是,对老师有特殊的依恋心理,几乎无条件地信任老师,他们对老师的信任超过了对家长的信任,常挂在他们嘴边的话是:“我们老师说了……”他们开始评价自己和别人,但评价自己时,只看优点,评价别人时容易受成人的左右。他们很少能顾及到客观外界与自我的关系,只会以自我为中心,按自己的目的去行动。家长怎么办:(一)解决孩子上学适应性问题。案例(一年级孩子的一天)(二)培养

3、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1培养孩子集中精力做事情的习惯。2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3培养孩子认真书写的习惯。4培养孩子养成有条理的习惯。5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6培养孩子及时改错的习惯。行为训练四步法(幻灯片出示)(1)公布训练目标(2)明确训练要求(3)实施训练(4)评价训练结果案例解读(一年级孩子时间感训练,干预与退缩,激励与学习兴趣培养)2、小学三、四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三、四年级孩子大脑处于迅速发展的时期,大脑神经的机能得到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大脑内的抑制蓬勃发展,使心理活动更趋稳定,明显的表现是,他们比一二年级的孩子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听课。他们的语言能力有—

4、定的提高,但却正处在由第一信号系统向第二信号系统转换的过渡阶段,常常出现“有话说不清”的情况。同时,他们的逻辑思维开始迅速发展,他们在接触“好与坏”、“正确与错误”、“主要与次要”等概念时,尽管还有些模糊,但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处在这一阶段的小孩子,最明显的心理特点是自我意识突然萌发并逐渐增强,其主要表现是,对外界事物有了自己的认识态度,开始尝试自己做出判断。他们不再无条件地信任老师,而且特别关注老师是否“公平”。由于这一阶段的小孩子在心理上处于“动荡”的过渡时期,不听老师话的现象开始出现,家长要及时进行引导。家长怎么办:(1)把孩子当朋友,和孩子主动交流,避免和孩

5、子产生生疏感。(2)当孩子做错事可以冷处理,顺势说理,但不可冷暴力。切忌翻老账。(3)当孩子遇到困难,家长可以帮助但要多鼓励孩子独立完成。(4)让孩子做家长的小帮手,让孩子领悟到自己长大了,有更强的力量,更大的作用。(5)正确对待孩子对别人(老师)的评价。3、小学五、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五、六年级的孩子,身体发育再次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被称为第二发展期。在心理方面,他们的智力有很大的发展,逻辑思维开始在思维中占优势,创造思维也有很大的发展;他们对新奇的事物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如搜集物品、制作玩具、学习某种特长等,但往往见异思迁,朝秦暮楚;他们常常把某些脱离实际的幻想

6、当作将来的人生目标,盲目崇拜某些明星;他们独立意识进一步发展,常常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甚至比大人们还高明,因此爱自作主张,顶撞老师和家长。家长怎么办:(1)学会尊重孩子,欣赏孩子。(2)多问为什么,少说怎么办。(3)多留意孩子的情绪,多沟通,引导适当发泄管理情绪。三、培养孩子专注力几大妙招孩子的专注力的时间的时短,相信家长都很重视,所以如何培养专注力更是重要的,有关专家为此介绍十种妙招有效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内容,希望家长们在此能学习到对孩子有利的知识。可能我们周围的许多妈妈对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课堂上的小动作在而苦恼,而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并不少见,所以如何能把孩子

7、的专注力培养起来呢?以下介绍十种有效方法。1、让孩子做事情不要求多,一次只做一件事最佳。2、在教育或引导孩子时,避免其他人发表意见。3、对于孩子要做到适度奖励。4、找出孩子不专心原因“对症下药”。5、找出能帮助孩子的办法。6、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7、听音乐来锻炼孩子的听觉,加强听觉训练。8、培养运动的好习惯,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体魄。9、家长要常收集一些医疗、教育资源,从中找到培养专注力的方法。10、当孩子有了不良情绪时,可以让“分心”帮孩子转换情绪。放松小游戏:拍手游戏(不当干预与专注力训练体验)四、进行良好亲子沟通的五妙招  所谓亲子沟通,更多的是听听孩子的心

8、声,让他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