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三诗词鉴赏(高考必备)

最新高三诗词鉴赏(高考必备)

ID:8927154

大小:144.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4-12

最新高三诗词鉴赏(高考必备)_第1页
最新高三诗词鉴赏(高考必备)_第2页
最新高三诗词鉴赏(高考必备)_第3页
最新高三诗词鉴赏(高考必备)_第4页
最新高三诗词鉴赏(高考必备)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三诗词鉴赏(高考必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河北省邢台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8分)军城早秋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年)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18.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3分)19.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5分)【答案】18.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1分)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2分)19.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

2、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2分)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3分)【解析】18.试题分析:回答此题,要根据诗句“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进行分析,景象即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夜”、“月满西山”交代是夜景;结合诗下注释,可得出是写边关局势。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9.试题分析:根据“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这句诗,可以看出诗歌所表现的是一种情怀、一种斗志和信心,据此分析即可。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河

3、北省唐山市开滦二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7分)润州听暮角①(唐)李涉江城②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思长。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①文宗时,诗人曾被流放康州,此诗很可能是作于迁谪途中。②江城:临江之城,即润州。20.诗人选取了哪些典型的意象?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3分)21.本诗是李涉很有名的即景抒情之作,请具体分析其以景传情的写法。(4分)【答案】20.典型的意象:号角、江水、沙漠、鸿雁等。营造了一种荒凉与寂寞的意境。21.诗的前两句巧妙地借助幽怨的边声和茫茫的江水,将抽象的心中的思乡之情,作了形象具体的刻画。后

4、两句借写鸿雁受惊吓腾空远飞,表达自己远离家乡思乡却不得归的惆怅,进一步寄托更强烈的思归之情(意思对即可)。【解析】20.试题分析:根据诗句“江城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思长。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可以分析出相关意象,第二问的回答,需要结合诗句的写作背景。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1.试题分析:此题需要结合诗句加以分析概括,诗人巧妙地借助于边声的幽怨之长和江流的悠长,从形、声两个方面着笔,将抽象的心中的思归之情,作了形象具体的刻画。“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暮角声起。江边沙滩上的鸿雁惊起,而飞向了远方。乍看,像是实景的描写,

5、但仔细品味,这正是诗人有家不得归,而且天涯海角、越走越远的真实写照。诗人家居洛阳,方向在润州的西北;而惊雁是向南,越飞越远。莫说归里,就是连借飞雁而通家书的指望也没有。“惊起”二字,不言“己”而言雁,是所谓不犯正位的写法。写雁的受惊远飞,实际上也兼含了诗人当时“不虞”的遭际。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3.【题文】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菊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①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②高。画菊③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注释】①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阳节。②瓦松:一种寄生在高

6、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形似松。③这首《画菊》诗是生活于宋元易代之际的南宋诗人在宋亡之后所写。19.两首咏菊诗分别以菊象征了怎样的品格?(4分)20.简要说明《画菊》诗中“百花”、“疏篱”、“抱香”、“北风”等词语的寓意。(3分。选择其中三个作答)【答案】19.《菊》:不求高位,不慕荣利,只求有益于人的高洁品格。(2分)《画菊》:坚守大义、宁死不屈的崇高民族气节。(2分)20.百花:丧失民族气节、依附新朝的人们。疏篱:恶劣的政治环境。抱香:坚持民族大义。北风:元朝统治者。(3分)【解析】19.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先感悟诗歌整体意境,然后结合着诗歌注释,抓住关键词来分析,前首诗,“香

7、满池岸”表现出了菊散发香味让人心情愉悦的高洁品格;“不羡瓦松高”表现出了菊花不羡慕高位,象征着不慕名利的品质。后首诗,“不并百花丛”“独立”表现了菊花并与其它花混杂在一起,保持独立的品格,象征着坚守大义;“宁可枝头抱香死”,也不“落北风中”,象征着坚守大义、宁死不屈的崇高民族气节。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0.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结合着诗歌写作背景及写作意图来,根据题干词语,展开联想,“百花”,可从百花的依从、趋炎附势的情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