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春季八年下、与朱元思书五柳先生传诗词曲五首

2013年春季八年下、与朱元思书五柳先生传诗词曲五首

ID:8928018

大小:620.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4-12

2013年春季八年下、与朱元思书五柳先生传诗词曲五首_第1页
2013年春季八年下、与朱元思书五柳先生传诗词曲五首_第2页
2013年春季八年下、与朱元思书五柳先生传诗词曲五首_第3页
2013年春季八年下、与朱元思书五柳先生传诗词曲五首_第4页
2013年春季八年下、与朱元思书五柳先生传诗词曲五首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年春季八年下、与朱元思书五柳先生传诗词曲五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因为专业,所以卓越;因为用心,所以信赖学通教育2013春季八年级第三讲语文讲义第三讲“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同学们经过两讲的学习,可以看出同学们的进步,可同学要继续努力噢!五柳先生传诗词曲五首整体感悟1.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著文章。通过这种种叙述,把一个虽然贫困,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了。2.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

2、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3.“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与“不慕荣利”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汲汲于富贵”。《诗词曲五首》整体感悟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这两句的本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是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其中包含的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使诗句具

3、有了普遍意义。后人用此诗句,并不和刘诗原意契合,而指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等。也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2.《赤壁》杜牧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发议论感慨。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3.《过零

4、丁洋》本诗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是咏中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流传广泛。“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是说,惟愿(兄弟)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全词15第三讲学通教育(八年级)编者:张老师语文教研室联系电话:85048580//13712286967(刘老师)因为专业,所以卓越;因为用心,所以信赖表达了词人由心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

5、乐观旷达情怀。5.《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曲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其实是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判,表现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的思想感情。作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这样的认识是难能可贵的。文言文阅读指导文言文阅读是中考必考的内容之一,而且所占比重也有变大的趋势。我们只有对文言文中考命题特点及趋向了然于心,在初二年级就按照考点进行相关的复习和归纳,才能做到迎考复习有的放矢,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纵观各省市近两年文言文中考常见的考点,主要考查

6、七个方面:(一)常考知识点1、掌握课文中的常用文言实词及实词活用2、了解一词多义,词义的古今变化,通假字。3、能够准确理解文言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4、了解课文中常用的文言虚词,如“之、以、而、其、于”等。5、了解一些文言句式并能翻译文言词句。6、整体感知文章(段)的内在联系及内容。7、能背诵和默写一些名句及短文。(二)常考知识点归纳与突破 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实词是掌握的重点。因为一篇(段)文言文读不懂,其障碍主要在实词,其次才是虚词和句式。所以抓文言实词就抓住了学文言文的关键。文言实词掌握得越多,读文言文的能力就越强。学习

7、文言实词,可用以下方法:1、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可自己搞一个文言词语积累本,将基本篇目中出现较多的文言实词——列出,将其基本义项烂熟于心。这个工作从初二开始做最合适,既对最近所学有所总结,又为初三学习和总复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规律文言词语里有些词尽管字形与现在的完全一样,但意义和用法有很大的差异,要注意辨别,不要套用今义去解释古义。请同学们看下面例句:例(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录毕,走送之。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D、后遂无问津者分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古今词义差异的掌

8、握程度。A句中的“走”古义是“跑”,今义是期工程“步行”;B句里的“绝境”古义是“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是“没出路的境地”;C句里的“交通”古义是“交错相通”,今义是“各种运输业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