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化学--2014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解析版

福建莆田化学--2014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解析版

ID:8931172

大小:216.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4-12

福建莆田化学--2014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解析版_第1页
福建莆田化学--2014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解析版_第2页
福建莆田化学--2014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解析版_第3页
福建莆田化学--2014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解析版_第4页
福建莆田化学--2014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解析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建莆田化学--2014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4年福建省莆田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共30分)1.(3分)(2014•莆田)以下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 A.B.C.D.考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物质的具体用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利用的是金属的延展性,错误;B、利用的是金属的光泽,错误;C、利用的是金属的延展性,错误;D、利用的是金属的导热性,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金属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的性质进行. 2.(3分)(2014•莆田)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计划”后,某校为寄宿学生的早餐免费提供一个鸡

2、蛋,鸡蛋主要为人体补充的营养素是(  ) A.蛋白质B.维生素C.糖类D.油脂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素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素是蛋白质,观察选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3.(3分)(2014•莆田)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酒精燃烧B.铁生锈 C.干冰升华D.以粮食为原料酿酒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

3、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B、铁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C、干冰升华是干冰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D、以粮食为原料酿酒有新物质乙醇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故选C.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4.(3

4、分)(2014•莆田)实验室里蒸发氯酸钾溶液,不需要的仪器是(  ) A.烧杯B.酒精灯C.蒸发皿D.玻璃棒考点:蒸发与蒸馏操作.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实验室里蒸发氯酸钾溶液,需要进行蒸发操作,蒸发是利用加热的方法,使溶液中溶剂不断挥发而析出溶质的过程,据此判断所需的仪器.解答:解:A、蒸发时,无需使用烧杯,故选项正确.B、蒸发时,需要酒精灯进行加热,故选项错误.C、蒸发时,需要使用蒸发皿,故选项错误.D、蒸发时,需要玻璃棒进行搅拌,以防止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蒸发操作的原理、所需仪器等是正确

5、解答本题的关键. 5.(3分)(2014•莆田)铱的某种原子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铱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元素符号为IrB.属于非金属元素 C.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7D.相对原子质量为192.2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元素的符号为Ir,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

6、,该元素的名称是铱,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7;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7,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2,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6.(3分)(2014•莆田)用化学知识解释成语“釜底抽薪”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 A.清除可燃物B.隔绝空气 C.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D.降低可燃物

7、的着火点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据此结合灭火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釜底抽薪的含义是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清除了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正确.B、釜底抽薪的含义是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清除了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而不是隔绝空气,故选项错误.C、釜底抽薪的含义是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清除了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而不是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故选项错误.D、釜底抽薪的含义是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清除了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不

8、能改变,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