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人的解放——读黄武雄的《童年与解放》

教育是人的解放——读黄武雄的《童年与解放》

ID:8936565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12

教育是人的解放——读黄武雄的《童年与解放》_第1页
教育是人的解放——读黄武雄的《童年与解放》_第2页
教育是人的解放——读黄武雄的《童年与解放》_第3页
教育是人的解放——读黄武雄的《童年与解放》_第4页
教育是人的解放——读黄武雄的《童年与解放》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是人的解放——读黄武雄的《童年与解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育是人的解放——读黄武雄的《童年与解放》  教育是人的解放——读黄武雄的《童年与解放》    潘健    随手翻开即被开头几张原始洞窟壁画所震撼——奔腾的生命创造力,无拘无束的想象力,粗犷豪放,气势磅礴。难以想象是在人类的童年时期。还附有几张儿童画,生命之初的孩童用稚嫩的画笔表现出对这个世界的理解,用色大胆,浑然天成。而这些,是的暗示——童年时代,人的生命力是富丽多姿的。人的自然性呈现出人的本来面目。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曾拥有过这样肆意翻腾的力量。尽管这力量常常是混沌的,不明晰,但它真实地存在过。    什么时候,这种神秘的力量渐渐消失了?    黄武雄不是

2、单方向从学校教育入手来分析儿童,而是从数学、自然科学、认知心理学等各面切入,指出人原始的创造特质,探讨儿童成长的秘密——人究竟是怎么样长大的?人与生俱来的,究竟有着什么特质和能力?儿童是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如何建立良好的关系?成年人又该向儿童学习什么?    人是自然的子女    黄武雄认为,人原是自然的子女,可又受自然的制约。儿童无法接受高于他理解力的事物,即无法面对一种概念化的抽象事物。但他与生俱来地拥有敏感力,有一种高度整体辨认和洞察能力,即自然能力。比如以学语言为例,儿童是在情境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语言。没有一个儿童一开始就精确地训练语言能力——认识

3、词性,通晓语法及句型来学说话。再如出生的小孩很快就能掌握母亲的整体特征。    这一切是整体的、浪漫的,极富创造力,故弥足珍贵,与以精确训练为特征的文明能力相对。    自然能力,蕴藏着儿童的原始创造力。除了高度的整体性辨认能力,黄武雄继续指出,儿童天生具有体验生活、体验生命的生之勇气。儿童爱问为什么,对什么事都有浓厚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儿童敢于去做,不怕失败。儿童不怕摔跤,千万次跌倒后又迅速爬起来,不都是这样学走路的吗?在学数目的不变性之前,儿童自己摸索,学习抽象,体验多少具体事物,不断体验不断成长。儿童需要不断地体验才能逐渐掌握分析的能力,这是个漫长的过

4、程。要不断地跌倒,不断地爬起。没有这种生命的自我体验、自我调整,以及不断地在经验中学习,儿童想顺利进入文明、掌握文明是不可能的。而“当人不再体验,不再具有无畏的生之勇气的时候,人便有了恐惧”。    有人说,小孩是纯洁善良的天使。作为成年人,除了要学习儿童的好奇之心、无限勇气外,还要学习儿童没有偏见的宽容之心。他们的世界一朵小花、一只小动物包括一个陌生人都是有情感的,容易亲近的。书中指出,大人也喜爱动物,但通常都有明显的选择性,而幼儿之喜欢动物则是普世地视同仁。在儿童的字典里,没有坏人的概念。借此基础,他们始终能积极地拓展自己的认知经验,能体验到别人的欢乐

5、和悲伤。为什么小孩更容易受感动?因为他们晶莹的心还未裹上世俗厚厚的硬茧。    现行教育的弊端    黄武雄在本书伊始道出了他的忧思,人进入文明以来,物质水平在快速提升,多样化的消费生活使人的精神面目日趋一致。人的丰富性、多样性不见了。知识的普及,并不能真正解放人。故在正文首篇他重申哲学主题“人是目的”,人不能沦为任何工具。    随着年龄的增长,抽象文明能力增加的同时,美好的自然能力却在降低或消失。美国的尼尔,波兹曼宣称,这是一个没有儿童的时代。童年和成人的分界线正迅速模糊。(《童年的消逝》)儿童不像儿童,身上原始的创造力渐渐萎缩。他们被过早地拉入文明的

6、大车里,加入前赴后继的升学大军,冲锋陷阵,面目模糊。黄武雄引用皮亚杰的观点,认为“儿童的认知结构不是存货的仓库,他必须将外在世界输入的材料加以处理与改变,才能接纳于他的认知图式中,予以同化”。这个过程就是同化与顺应,必须小孩自己去吸收,去完成。    书中说,统一强迫性的检测,会干扰人内在结构的同化与顺应的辩证发展。而我们所依赖的智力测验无法度量人的自然能力。我们看重的只是描述性的、控制性的、分析性的文明能力。所以造成当下学校教育知识与经验分割,人成了散装知识的仓库。知识僵化,成了冷冰冰的外在之物,老师的任务就是将之不停地灌入,不停地训练,不需要你整体辨认

7、自我整合,不需要你无畏的体验,不需要你个体觉醒,只需要你安分地做一个考试机器。这个过程中没有发现的快乐,没有新旧经验相互印证的喜悦。    为什么中国学生分数高却能力差,缺乏想象力创造力?为什么我们成年人工作缺乏激情,缺乏开拓意识?答案不言自明。    拿我女儿画画为例。前文讲她原本热爱画画,可送她到艺术培训班学了一段时间后,画画的热情逐渐减少。在家里根本不会再画老师教的内容。有一次,我忍不住问她,你的长颈鹿画得那么好,你再画一只给我看看。她摇摇头,说不高兴画,又说自己不会画。在我一再要求下,她勉强画了一幅,不过造型各方面没有上次好。后来有一次我走进她的课

8、堂—一老师画,讲解要点,学生在下面照着描摹。老师一一进行辅导,这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